在北新镇新庄村,老党员王能高的热心肠出了名——
乐当邻里“解困人”
7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王能高家中时,他正在专心填写《网格员民情日记》。去年5月,当选村里的网格员后,写日记成了王能高每天必做的“功课”。翻开厚厚的日记本,哪户人家有“空巢老人”、何时提醒村民注意棉花防虫……无论大事小情,王能高都一一记录在案。记者发现,在每篇日记的结尾,都记着同样一句“继续为村民服务”。
今年65周岁的王能高,是名老党员,曾在村里当了近20年的村干部。他自嘲,正是这样的经历,养成了自己爱管闲事的毛病。如今,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周围谁家有困难,王能高总喜欢搭把手。“老话说得好,‘邻里好,赛金宝’。”王能高呵呵笑道。
龚雪琴老人是王能高日记本里经常出现的名字。王能高说,由于其儿女在外打工,早些年丈夫去世后,76岁高龄的龚雪琴一直独居。“平常碰上什么困难事,她都爱找我帮忙。”换个门锁、修理水管、上镇买药……王能高有求必应。就连老人屋后一亩三分地,王能高也帮忙给种上马铃薯、西瓜、小青菜,“她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去摘点,图个方便。”
去年,龚雪琴不慎摔折了腿,在海门生活的女儿,因事一时脱不开身,便想将母亲接到身边照顾。但龚雪琴故土难离,怎么也不愿去。无奈之下,女儿只得托亲戚先代为照料母亲的一日三餐。王能高得知后,几乎天天往龚雪琴家跑,看她有什么需要,陪她说话解闷。春节时,王能高还特意给龚雪琴送去了新鲜猪肉和自家蒸的年糕。今年初,女儿终于回启照顾老母亲,王能高格外替老人高兴,“年纪大了,总希望子女陪在身边。”
平日无事时,王能高学着修理电器,时间久了,自然也摸索到一些门道。有一次,邻居在闲聊时,说起自家的电视机遥控常常失灵。王能高便自告奋勇,试着拆开遥控器,用酒精清洗,果然,遥控器能正常使用了。之后,不少村民上门找王能高修理天线或遥控器,王能高总是不厌其烦,免费维修,“只要我能帮的一定尽力帮忙。”
为村民免费量血压,是王能高的又一“工作”。和王能高一样,村里不少老人都患有高血压。考虑到经常去镇上卫生所测量血压来去不便,王能高便买了个血压计。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提醒村里的高血压患者到他家中量血压。“自己心里对血压高低有个数,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前段时间,一个邻居出于好奇,让他帮忙测量了一下血压,没想到就发现血压过高,他直说,多亏了王能高的血压计,不然这病还不定拖到什么时候治呢。”
儿子在青海工作,王能高平常跟妻子两人生活。对于自己爱管“闲事”的习惯,妻子十分支持,“碰上谁家需要帮忙,她总爱跟我一起去。”王能高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将“为村民服务”这件事坚持到底。
本报记者 刘吟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