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东推广“腿的艺术”
时间:2013-06-19 A+   A- 举报

——访启东市好兄弟跆拳道馆馆长阎勇

阎勇,39岁,徐州沛县人。1999年大学毕业后来启工作,是我市跆拳道运动开拓人之一。现任南通市跆拳道协会副秘书长、启东市好兄弟跆拳道馆馆长。

每到周末,身着白色跆拳道训练服的小学生,就会三三两两进出位于市体育局院内的好兄弟跆拳道馆。在训练场地,小学员们前踢、抡踢、下踢……“品势” 摆得有板有眼。馆长阎勇介绍:“品势就是跆拳道的套路。”

阎勇戴着眼镜,稍显斯文,但一看其结实的手臂就知道是“练过的”。阎勇7岁开始在家乡沛县武术馆学武,1994年获江苏省武术散打比赛冠军。后特招进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学习,大二时获全国武术馆校比赛散打70公斤级冠军。

为何选择来启东?阎勇说:“家乡徐州是武术之乡,学武的人很多,就琢磨着往南发展。当时苏南跆拳道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启东离上海近,但还没有跆拳道项目,正好能施展拳脚。”1999年大学毕业后,阎勇以引进人才的方式来到启东。

2000年前后,南通市推行“市队县办”方法,即每个县承办一个体育项目。当时跆拳道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在整个南通地区还是空白。启东因为阎勇的“加盟”成为承办此项目的唯一候选县市。

全市没有一个跆拳道学员,首要问题是选才。“除了身体底子好,跆拳道以脚为主,所以腿长更具优势。”为此,阎勇跑遍了启东所有的中小学校。2000年3月,一支由十几个“苗子”组成的启东首个跆拳道队宣告成立。阎勇作为唯一的教练开始了跆拳道生涯。训练“见缝插针”:早上5点半开始训练到6点半学生上学,下午5点学生放学后再组织训练。组队短短3个月后,阎勇就率队参加了省里的跆拳道比赛,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当时,跆拳道并不为许多人接受,一年招生不超过5个。阎勇解释,很多家长看到对抗性运动,总感觉是在教孩子打架。另外,比起孩子身体,家长更加注重文化课。“其实这是对跆拳道的误解,跆拳道比赛由礼开始,由礼结束,很注重礼节。”2005年,启东市跆拳道培训中心成立,启东跆拳道从纯竞技转向了大众培训普及。2010年改名为启东市好兄弟跆拳道馆。

“从2005年开始,每次开班都要对青少年身体素质进行测试,这几年青少年身体素质整体下降了不少。这让我下决心一定要把跆拳道这一‘腿的艺术’在启东推广,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阎勇说。

10多年来,阎勇带队参加了很多比赛,得过不少奖。2010年,我市7人参加江苏省大众跆拳道比赛,6人进入前6名。其实得奖并不是阎勇最开心的事。“刚进班的小孩子仰卧起坐一个都做不了,等到一期学下来能做30个。”阎勇自豪地说。随着跆拳道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报名参加训练班的人也就多了,8年前一年只有不到50人来参加培训,现在一期学员就有100多人,一年培训500多人。为此,跆拳道馆增加了4个教练。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学习跆拳道,“30岁上下的女性咨询的很多。等到市全民健身中心建好后,我们将开设成人馆,跆拳道必将在启东刮起一场运动时尚风!”阎勇踌躇满志。

本报记者  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