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鲍镇,有2名同为85岁的离休干部,他们同样乐善好施
“把钱存入道德银行”
王鲍镇合南村,85岁的离休干部顾成邦居住的屋子仍是上世纪80年代所建的简陋平房。屋内整洁明亮,没有任何的装饰。
从小受到父亲乐善好施行为的熏陶,顾成邦一直以来尽己所能扶贫帮困。顾老现在还能清晰地描述儿时记忆中的父亲,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给子孙后代树立一个好榜样,让这一美德代代相传。
2011年,顾老交给老干部支部3000元,用以资助村里的贫困户;2013年2月,顾老和老伴曹永芳为新港小学的10名贫困学生每人发放了200元助学金,同时,给新港、义南、合南3个村的5位老寿星送去了大米、食用油、桂圆、白糖等礼品;雅安地震发生后,顾老难掩心痛:“孩子就是希望,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我们省吃俭用也不能苦了他们。”即使行动不便,顾老依然坚持将3000元送到市红十字会,定向捐助庐山中学重建……
“奉献就是将钱存入了道德银行,只有不断地储蓄,才能积攒出更多的爱心、善心、孝心和良心。”顾老说。2011年以来,顾老已陆续捐出9000多元。
在离合南村不远的义南村,离休干部卞一峰与顾老同龄。他家屋子的年代较顾老家更为久远。
今年年初,卞老获悉个人能够通过市慈善基金会将钱捐助给那些急需得到救助的人群。4月15日,卞老通过银行给市慈善基金会的账号汇入了5000元。“明年,我还会继续向市慈善基金会捐款5000元。”卞老已有了打算。4月26日,卞老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汇去了1000元抗震救灾捐款。
采访中,记者又得知了卞老一个更惊人的善举。5月15日,卞老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了“无偿捐献遗体志愿申请书”、“身后无偿捐献眼(球)角膜志愿申请书”。卞老说,子女们为了捐献遗体的事情劝过他好几回,5月15日那天,一家子坐在一起谈了好几个小时,子女终于同意了他的想法。
本报记者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