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爱心接力者
时间:2013-05-21 A+   A- 举报

患病时,他感受着人间真情;病愈后,他决心日行一善

做爱心接力者

当记者来到惠萍镇公和村的徐建平家时,他刚刚为84岁的张子高老人测量好血压,正陪着老人坐在场心上晒太阳。“伊好来咯!照顾我细致周到。”见记者前来采访,老人急忙为徐建平表起功来。

今年52岁的徐建平是名普通的电器修理工。因为对佛教有信仰,他定期前往法音寺做义工。年初的一天,徐建平无意间听寺中僧人提起,吕四港镇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而无人照顾。“当时我就决定将老人接到身边。”徐建平说,儿子在上海工作,家中就他跟妻子两人,有能力照料老人。

几天后,老人便搬进了徐家。为方便老人起居,徐建平特意在底楼拾掇出了一间干净屋子。5个月来,徐建平将老人当做父亲般侍奉:早晨将洗脸水送到老人跟前、变着花样给老人做些新鲜小菜、陪老人聊佛经讲佛理……前段时间,老人的儿子从哈尔滨赶回启东探望,见老人生活妥贴,拉着徐建平的手连声说感谢。

徐建平对待身边的老人、孩子都充满着爱心。这几年,徐建平在家以帮人修理电器为生。每当有老人寻上门修电器,徐建平总是二话不说,拿上工具箱免费上门服务。徐建平还坚持每月到村里的敬老院做义工,帮老人剪指甲、洗澡等。

见村里的孩子们周末没个去处,去年6月,徐建平联系了村里的退休老教师,在家中成立了一个弟子规朗读班,每个星期六开展活动。天热时,徐建平总爱买上些冷饮、西瓜给孩子们解暑。弟子规朗读班开了半年,因为老教师身体不好而中断,但徐建平一直寻思着要将朗读班重新开起来。

徐建平告诉记者,2007年时,他患上尿毒症,在他家徒四壁、四处求助时,曾得到过不少好心人的帮助。“2007年春节,在南京中央门,我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是一个女大学生给我买了车票,还递给我一杯热奶茶。”徐建平说,他至今仍记得奶茶的香味,也是在那时,他便暗自发誓,假如病好了,一定多做好事,回报社会上的好心人。

上天眷顾,2010年,徐建平竟痊愈了。也是从那时,他对自己提出了每天起码做一件善事的要求。“是爱心延续了我的生命,我希望能将它继续传递下去。”

本报记者  刘吟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