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热心小区公益事,80高龄的顾辉深得楼道居民敬重和爱戴——
有事就找顾老师
今年80岁的顾辉是本报一名热心的社区通讯员,记者从紫薇三村34号楼居民口中获知,他在楼道里也是个出了名的热心人,“有事找顾老师”是34号楼居民的口头禅。
2005年,顾辉搬到了现在居住的紫薇三村34号楼。当时,顾辉是第一个住户,之后陆陆续续有人搬入,顾辉俨然成了向导,附近商店在哪儿、水电费怎么交,顾辉总是不厌其烦地帮着跑上跑下。退休前,顾辉当过教师,做过教育调研,邻居更是敬重他,推选他为楼长。
入住紫薇三村没多久,社区成立了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顾辉第一个报名加入。从此,顾辉每天都要在小区里转上好几圈,哪里有垃圾没清理掉,哪儿有未成年人出入网吧,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还承担着义务联防队的责任。有一次,顾辉在巡逻中发现3个男青年正在盗窃30号楼楼道里的自行车,顾辉赶紧上前厉声喝斥制止。3个男青年见只有一个老人,便恶声恶气地威胁他少管闲事。顾辉毫不畏惧,拿出手机要拨打电话报警,3人慌忙逃走。
2009年9月,顾辉又报名加入创卫创模志愿者行列。每天早上,顾辉戴上“市民巡访团”的袖章,挂上胸牌,戴上红帽子开始在辖区内踏访巡逻。发现哪里存在卫生问题,能自己解决的就清理干净,不能解决的就及时汇报。其间,已过古稀之年的顾辉每天都要走上几公里路,但他天天乐此不疲。
除了热心志愿者活动,顾辉十分热心小区的公益事,关心周边居民的生活。2006年,顾辉发现小区道路旁竖着一根10多米高的电线杆,不仅影响小区机动车辆出入,还对居民的安全构成威胁。为此,顾辉作了专门调查,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向市供电公司反映这个情况。市供电公司经实地调查了解后,将这根电线杆移走。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几年前,34号楼402室的邱女士遭遇车祸急需住院治疗,但因经济拮据,家中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治疗费用。顾辉得知后带头捐款,随后又写了倡议书,复印后挨家挨户进行分发动员,为邱女士筹集到2450元捐款,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早出晚归、爱管闲事!”这是老伴对顾辉的评价。“谁说老了不中用!我现在还能为大家做点事,不是很有价值吗?”顾辉乐呵呵地说。
本报记者 包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