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3点,春冬5点
时间:2013-01-29 A+   A- 举报

整整8年,风雨无阻,汇龙镇东郊村保洁员刘汉祥是全村起得最早的——

夏秋3点,春冬5点

夏秋3点,春冬5点,这是刘汉祥一年四季的起床时间。寂静的村道上,通常只有一个沿路忙碌的身影。8年来,他从来就是村里起得最早的人,风雨无阻,寒暑无间。

今年60岁的刘汉祥原来是汇龙镇东郊村的老支书。1994年,妻子罹患肠癌,感觉精力分散,他便辞去了村支书一职,带着妻子四处求诊。然而,历经艰难,妻子的病情还是不断恶化,不久卧床不起,而大笔的医疗费使他们的生活越发窘迫。2005年,出于对全村人的感情,也为了缓解家庭拮据的状况,刘汉祥当上了村里的第一位保洁员,负责长江路和如意路的垃圾清运工作。每天天还没亮,先照料安顿好妻子,自己马马虎虎应付一口就急匆匆出门。2007年,妻子病逝,刘汉祥在痛心之余,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保洁工作中。

两条村道共长2.5公里,沿路有40多个垃圾箱,还有路面上的杂草、树枝等。刘汉祥开着电动车每天来回十几次,每车约重600公斤,将垃圾运往3里以外的垃圾中转站,同时把杂草、树枝送到4里以外的工地池塘。通常一早出门,要到下午2点才吃上午饭。活儿多的时候,晚饭后还要出去清理,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村民们看着都觉得过意不去,经常提醒他按时吃上一口再干活,刘汉祥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事,就想早点做完。”

2009年,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村保洁员的职责升级为管护员,这意味着劳动范围更广泛,工作量也更大。刘汉祥不仅要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还要清理河道、泯沟,看护树苗。对此,刘汉祥从来没有抱怨过,即使忙得腰酸背痛,他也从来没有懈怠。2010年夏天的一天,刘汉祥像往常一样清理着垃圾,突然急性胃肠炎发作,当即脑袋发晕、意识模糊。他摇晃着到路边一家小店要了口水喝,随后卧在马路边上休息了一会。等感觉稍好一些后,刘汉祥支起身子,强撑着把垃圾处理掉,再赶去医院。

工作是十分艰苦的,刘汉祥的手脚无数次被垃圾堆中的碎玻璃、废钉子扎得伤痕累累,通常他就拿张纸巾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干活。夏天烈日炙烤,皮肤晒成了黑红,有时还会中暑;冬天寒风凛冽,手脚长满冻疮,一用力就开裂。两个女儿心疼父亲,叫他别做了。刘汉祥却摇头:“村民们现在都喊我老刘,跟当年叫我刘书记一样尊重,说明这份工作同样做到了他们心坎上了,我觉得值。”

村里同样做保洁管护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刘汉祥一直坚持了下来。他时常对有抱怨情绪的同事进行耐心劝说,还发动身边的亲友、邻居加入到这份工作中来。如今,村管护员队伍在不断壮大,从原先的3人增加到了7人,而刘汉祥永远是考核“状元”。村里的环境十分整洁,村民们对此纷纷赞道:“都是老刘带的好头啊。”

本报记者   徐冰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