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陪伴
时间:2013-01-25 A+   A- 举报

从30岁到78岁,他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妻子——

半个世纪的陪伴

在海复镇糖坊东兴镇老街,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好心肠老师”,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只要说起他,就会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杜锦城,顶顶真好人!”今年78岁的杜锦城是名退休老教师,妻子瘫痪在床48年,他精心照料,不离不弃,至诚至真。

前两天,当记者来到东兴镇老街杜锦城的家中时,杜锦城正坐在床边陪着妻子聊天。他们的家不大,只有一厨一卧,但收拾得十分整洁。最难得的是,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一丝常年瘫痪病人特有的难闻气味。

杜锦城的妻子叫花美英,原来也是名教师。结婚两年,花美英在生育后持续高烧,不久因全身性神经萎缩导致全身瘫痪。那一年,花美英26岁,杜锦城30岁。有人劝杜锦城趁年轻再娶,别拖累了自己,但他回绝了所有人的好意,背起妻子,踏上了漫漫求医之路。南通、上海、南京,他几乎跑遍了周边所有能治瘫痪的医院,但都没有效果。背着妻子离开医院时,医生再三叮嘱,不能让患者染上褥疮,不然她肯定活不长。这句话让杜锦城胆战心惊。回到家的半年内,杜锦城几乎每天彻夜不眠,24小时不停歇地给妻子翻身,一发现妻子身上出汗便立即帮着擦洗。此后,他依然每天保持着平均1~1.5小时给妻子翻一次身的频率。这么长的岁月里,花美英竟然没有生过一个褥疮,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准备早饭,然后帮妻子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由于妻子牙床萎缩,牙齿掉光,吞咽能力弱,只能喝点粥或流质的食物,因此,每次喂饭时,遇上稍硬的食物,杜锦城总是先嚼碎后再送到妻子口中。喂一次饭的过程通常都要持续40分钟以上。等妻子吃完,他就匆匆扒上几口饭菜,又急急忙忙地把一家子堆积在盆里的衣服洗晒。随后又去翻身、换尿布、擦身……从30岁到78岁,每一天,这一套“标准动作”从没改变过。在大热天,杜锦城每天累得浑身是汗,如同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为了治病,几年下来,杜锦城已是家徒四壁,还债台高筑。“六间房卖了四间,能卖的家什都卖了,连吃饭的桌子也没留下!”杜锦城说,那时,妻子每天要吃药,膝下还有四个年幼的孩子,他那点微薄的工资根本无力支付。但日子再艰难,杜锦城的脸上也几乎没有显现过一丝愁苦。在周围邻居的印象中,杜老师总是露着淡淡的微笑,轻言慢语,悉心照顾着妻子,耐心照料着孩子,那种静默的坚韧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花美英口齿不清,她说的话旁人都听不懂,但杜锦城每句都明白。聊天时,妻子曾经无数次对他说:“你若走了,我也跟着。”杜锦城如同当年新婚时,会轻轻拍拍妻子的手,温情地说:“放心吧,我会一直陪着你。”

如今,78岁高龄的杜锦城身体也逐渐虚弱,今年以来就因身体不适入院三次。子女孝顺,轮流着过来照顾,但他总是放心不下家中的妻子,每次都急着要早点出院。“我都照顾她一辈子了,她哪离得开我呀。我就希望自己健健康康的,能再好好地伺候她几年。”杜锦城说。

或许,这就是一个男人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理解。

本报记者   顾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