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救人后病发,龚水兵已在香格花园附近的一间小阁楼里躺了一个半月了。
39岁的龚水兵原在我市一家国企工作,1998年单位改制,他和爱人双双下岗,第二年当上了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城区一中队的一名交通协管员。尽管工作不轻松工资也不高,但生性耿直、为人热心的他对这份工作十分热爱,14年来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2008年6月1日,龚水兵在市区江海路人民路路口执勤时,与民警共同盘查一辆无牌照小轿车。该车驾驶员为逃避检查,竟加大油门朝龚水兵撞去,龚水兵当即被撞翻在轿车前引擎盖上,只能死死抓住雨刮器。此时已失去理智的驾驶员不但不停车反而加速向前逃窜。最终,龚水兵被带出2公里后,因体力不支摔倒在地,经医院全力抢救后脱离了生命危险。
然而,这一次的遇险给龚水兵留下了后遗症,此后他经常会头晕、手抖,一激动说话就结巴。他曾先后三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同事送往医院抢救。上海华山医院确诊他为因脑外伤后遗症引起的耳源性眩晕症、伴神经性耳聋。医生再三叮嘱他要好好休息,千万不能激动。
2012年12月5日下午1时30分许,龚水兵开车经过人民西路先豪国际酒店附近时,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一男子驾驶二轮摩托车撞在了隔离花坛上,头部着地,摩托车随即重重压在了驾驶员身上,驾驶员脸朝下,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因为是单方事故,不少车辆经过时都选择了回避,不少行人也只是驻足观望。龚水兵见状,立即将车停在一边下车查看。
当了多年的交通协管员,龚水兵积累了一定的急救经验。他将驾驶员轻轻翻过身来,发现驾驶员满脸是血、昏迷不醒,他立即清理伤者口鼻中的脏物,掐人中、挤压胸口、做人工呼吸。几分钟后,伤者终于有了意识,开始全身发抖,龚水兵立即脱下自己的羽绒服盖在伤者身上,并奋力将伤者抱上自己的轿车送往医院。随后他用伤者的手机联系了其家人,直到他们赶来才离开。
这次救人让龚水兵旧病复发,当晚,他又开始头晕、手抖,连筷子都握不住。两天后,他入院治疗两周,随后回家休养。
记者从龚水兵同事口中得知,在当交通协管员的这些年中,龚水兵有过多次在非上班时间救助车祸伤者的经历。2010年9月25日早晨6时45分许,龚水兵在送女儿上学途中看到一女子因车祸晕倒在地,头部血流不止,他将该女子抬进自己车里送往医院抢救,并帮其办好住院手续垫付了医药费。
“都是人命关天的事啊,我哪能还顾得着自己的病。要是因见死不救而出了人命,我会愧疚一辈子的。”龚水兵的想法很朴实。
本报记者 包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