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南通市门票协会副会长的杨汝权,在我市门票收藏界颇具盛名。记者近日前去拜访。
今年76岁的杨汝权,自1997年退休后便开始收藏门票。在近17年的时间里,他共收藏了3万余张门票,包括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启东风光、孔庙门券等60多个专题。在杨汝权的卧室里有一个五层书架,上面分门别类排放着100多本门票收藏册,这凝聚了杨汝权退休后的全部心力。
之所以在退休后“玩”起了门票收藏,杨汝权说,是多年前《新华日报》一篇《一个老人的门票世界》的报道打动了他,“当时,我刚刚退休,每天的消遣就是打牌,日子久了感到索然无味。于是我便想着也玩玩门票收藏。因为年轻时喜欢到处旅游,我手上本就存有不少景点票券。”
杨汝权一边托亲戚朋友帮忙收集,一边带着老伴开始了“晚年之旅”。广西、河南、西安、浙江……老人的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收集了龙门石窟、洛阳牡丹花会、橘子洲头等众多著名景点的门券。“哝,我这本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收藏册基本算是齐全了。”杨汝权笑着说道。前些年,老人不慎摔伤了腿,“晚年之旅”也被迫终止。如今,杨汝权每天最大的乐趣仍是“侍弄”这些辛苦收集来的门票,整理、分类、塑封、装袋,老人忙得不亦乐乎。
“收集是一方面,更多的则是要学会欣赏及研究。”杨汝权告诉记者,“每一张门票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在杨家的客厅里,记者看到一本厚达五六厘米的收藏册,里面全是杨汝权发表的有关门票鉴赏的文章。“估摸着有三四百篇了吧。”杨汝权说,“我没事就喜欢写写这方面的文章。”让老人颇为自得的是,他推荐的一张启东圆陀角2000年门票,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门券收藏与鉴赏》收录。“这可是江苏地区唯一被收录的一张门票。”
这些年,因腿脚不灵便,杨汝权自己不常去圆陀角,但每回有熟人去圆陀角游玩,他总要询问当前门票的样子,一旦出新,就赶紧下手,至今他收集有圆陀角各个时期推出的全套门票。一次,当得知圆陀角推出新门票后,杨汝权一次性购买了100多张,“我得寄给全国各地的门票收藏好友,互通有无、交流学习嘛。”老人说,他一直与各地的收藏好友保持着书信往来。
上月底,杨汝权应东洲新村社区居委会邀请,在小区内举办了7个专题的门票展。“小区居民都很感兴趣,展览结束后,不少人还特意到我家来观看门券。”杨汝权很是欣慰,“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懂得欣赏门券,体味个中艺术之美。”到目前为止,杨汝权已举办大小门票展四五十场,其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在崇明博物馆展出的孔庙门券。“这可是我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门票展。”杨汝权笑道。
图为杨汝权展示他的门票收藏册
本报记者 刘吟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