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包粽200只
时间:2012-05-30 A+   A- 举报

☆人物档案

姓名:徐菊时

社区:幸福一村

名号:包粽达人

感言:有人爱吃我就高兴

会包粽子不稀奇,但你见过1个小时能包200只粽子的人么?幸福一村的徐菊时就行。

徐菊时今年55岁,包粽子已有15年。邻居袁建松这样评述徐菊时,“她包粽子又快又结实,芦叶在她手中转几下就完成了。这包出来的粽子十分精巧,个个大小一样。”他说自己很想拜她为师,但偏偏自己手笨,怎么也学不好。

听徐菊时介绍,她是在15年前下岗后无奈包上了粽子。由于家就在花园路农贸市场附近,她就自己包了些粽子推着车沿街叫卖。后来发现饭店里用小粽子当点心和炒菜,就开始做小粽子。由于她做的小粽子卖相漂亮、用料实在,很快受到了市场追捧。徐菊时就接起了大大小小饭店的“单子”,正儿八经地做起了粽子生意。

每天早上6时不到,揣着糯米、芦叶、剪刀、粽子针、两张凳子和两只桶,徐菊时就在花园路菜场金锣冷鲜肉店前坐下,开始包粽子。只见她左手拿起一片芦叶,右手用剪刀将芦叶头部剪平,而后双手将芦叶头部弯成一个锥形,由左手握着,右手迅速抓起一小把糯米灌入其中,随即用叶尾盖上,绕锥身两圈,再将粽子针插入锥形中间,芦叶尖部穿过针孔,最后用力一拉,一只粽子就包好了。而这看似复杂的过程,徐菊时只用了不到20秒,一气呵成。每天,她都要忙到晚上七八点才歇手,平均每天包1500只小粽子。

由于常年久坐,徐菊时的腰椎间盘突出愈发厉害。小小的粽子从备材到成形再将它煮熟,花费不少时间、精力,但徐菊时心里从不抱怨,只要大家喜欢,她忍着伤痛也要包。

端午节将至,徐菊时已在车库内准备好1000斤糯米,她希望在端午节那天,能有更多的人品尝她亲手包的迷你粽,“包你吃了还想吃。”她对自己的手艺相当自信。

本报记者   姜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