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罗爱华
社区:东洲新村
名号:防骗达人
感言:每天多点唠叨,让大家多点警惕,少些损失。
只要看到客户在柜员机前逗留时间较长,尤其是边打电话边操作的,工商银行城西支行行长罗爱华就会特别注意,总要上前问一句“您认识对方吗”才放心。罗爱华说这是她这两年养成的“职业病”。
49岁的罗爱华家住东洲新村,在银行兢兢业业工作了近30年。近两年来,电信诈骗闹得特别凶,且花样层出不穷,罗爱华要求支行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多一份责任心。每回听到哪里发生了电信诈骗案件,罗爱华必定会多抽出时间去营业大厅,观察客户汇款时的一些举动,唯恐客户受骗上当。
罗爱华回忆说,去年9月的一天下午4时许,一位女士匆匆赶来存款,柜台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急用,作何用,女士却不吭声。正在大厅里的罗爱华示意柜员先给她存三个月的“定期”,而后把卡交给该女士。女士拿着卡前往柜员机,边塞卡边打电话,罗爱华便跟上前去。“当时她用普通话跟电话那头讲话,那边好像在教她怎么操作。”罗爱华告诉记者,当时她就十分警觉,欲阻止该女士。不料,女士竟然嫌罗爱华多管闲事,就出去接电话,约摸过了一刻钟后又进来转账。“幸好她的3万元存了定期,一时没能转出账。”罗爱华还跟着那位女士走出门,忍不住又唠叨了一句:“问问清楚再汇钱。”就在半个多小时后,大厅接到了该女士的电话,向支行表示感谢,因为她刚接到丈夫打来的电话,告诉她短信上所谓的法院传票是假的,根本不用去汇款。
去年11月份的一天,一年轻小伙接着电话走到柜员机前,进行转账操作。好意提醒遭拒后,罗爱华就守在一旁,操作中不知何故小伙一时转不出去。对方明显着急了,又打来电话让小伙把钱取出来直接汇给他。罗爱华适时再作提醒,小伙头脑清醒过来,顿悟自己差点被骗2700多元。
罗爱华说,当下电视中奖、银行卡透支、法院传票之类的诈骗最多,“但我周边的亲戚、朋友和邻居,从来没有被骗过。”罗爱华脸上露出一丝自豪,“平日里跟小区居民闲聊时,我会经常讲些在银行发生的那些诈骗的事,他们收到奇怪的短信或接到不明真相的电话就会先让我来辨别。”
这两年来,罗爱华制止的电信诈骗有10余起。在她的带领下,了解客户汇款情况和提醒客户防范电信诈骗已成了支行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就算有些客户不理睬,我依然要问,不然心里就不踏实。这样的‘唠叨’我每天要重复二三十遍。”罗爱华说,一旦客户摁下确定键,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本报记者 姜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