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马卫锋
社区:香榭水岸
名号:献血达人
感言:只要身体许可,将献血进行到底。
“小马这个人啊,就是个热心肠,平时爱帮助人,还是个‘献血爱好者’呢。”无论在市区的香榭水岸社区,还是在王鲍镇政府,人们总会这样评价35岁的马卫锋。
马卫锋家住香榭水岸小区,是王鲍镇九令村的村干部。2001年的一天,马卫锋前往常熟出差,在常熟市区看到了一辆流动献血车。马卫锋至今还清晰记得车身上的两条标语:“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就是这两句话,一下子激发了马卫锋的爱心善举,他毫不犹豫地走上献血车,撸起袖子,捐献了400毫升的鲜血。这次献血过后,马卫锋开始关注有关献血的新闻报道,认定了献血是一件他力所能及的大好事,也坚定了他坚持无偿献血惠及他人的想法。“血能再生,生命却不可能再来一次。如果我的血能有幸救回一条生命,那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 从此,马卫锋每年至少去献血车“报到”两次,至今已经累计献血7000毫升。
市中心血站站长季沈杰介绍,7000毫升相当于2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马卫锋在我市的无偿献血人群中属于佼佼者。
自从当上“献血爱好者”后,马卫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不喝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每周坚持去健身三次。“我要确保自己献出的是健康的血液。”在马卫锋的感召下,妻子至今也无偿献出了6次血。
去年年初,马卫锋看到了市红十字会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倡议书,获悉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时,甚是感慨,便立即申请加入了捐献志愿者的行列,并签订了捐献协议。去年11月,在进行一系列身体检查后,马卫锋在志愿捐献者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完成了采集血样的过程,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一份血样就意味着一个希望,我觉得做这样的事情很有意义。”马卫锋对记者说。
采访过程中,马卫锋的同事告诉记者,马卫锋2004年时协助公安部门抓获了一名抢劫犯,被评为启东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2011年春节前,他在吕北公路旁的一条河里救出一名因车祸坠河的轿车司机。“我觉得这些都算不上什么,看到别人有困难能帮就帮。至于献血,只要身体许可,我会将这件事继续做下去。”马卫锋笑着说道。 本报记者 包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