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邮政局吕四支局邮递员王益鹏
在市邮政局吕四支局,有一名极其普通的邮递员,但他8年如一日做着一件并不普通的事——照顾一对可怜的寡残母子。这一善举令周边群众十分感动,每当他行驶在邮路上,人们总是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2004年春天,29岁的王益鹏接下了念一总村及周边单位250多个客户的报刊投递任务。师傅陈军在交接投递业务的同时,把一个名叫潘志良的残疾人和他年迈的母亲托付给了他。
潘志良今年52岁,瘫痪在床近30年,与90高龄的寡母相依为命。10年前,镇上一家律师事务所为潘志良免费订阅了一份《人民法院报》,当时的邮递员陈军认识了潘家,从此开始了一段被传为佳话的“爱心邮路接力”。
王益鹏的家境并不好,因长子残疾,养育了二胎,妻子靠打工挣点低微收入。但接过陈军的“爱心接力棒”,王益鹏便担下了这份责任。当时,王益鹏的工资不足千元,他和陈军商定,每人每月拿出 50元钱给潘家作补贴,直到3年后潘家母子享受到政府的救助金为止。一份《人民法院报》不能满足潘志良的求知欲,于是王益鹏又自己掏钱为潘志良订阅了一份《江海晚报》,这让瘫卧在床的潘志良高兴不已。
身为残疾孩子的父亲,王益鹏最理解潘志良的苦楚。风里来、雨里去,他照顾潘家母子从不懈怠。每天为潘家送菜、送米、买药、送药、端水、倒屎,这些活俨然成了王益鹏工作之余的一部分。几年前,王益鹏还为潘志良代买了一只手机。从此,这只手机几乎成了潘志良呼叫王益鹏的“专机”。
去年国庆前夕,劳累了一天的王益鹏睡得正香,突然枕边手机响起,突然发病的潘志良在电话那头连呼“救命”。王益鹏二话没说,拉起妻子从街上叫了辆面包车,直奔潘家,快速将潘志良送进医院抢救。去年以来,这样的急救事件已发生了三起。医生们都说,是王益鹏一次次延续了潘志良的生命。
8年来,王益鹏不知为潘家母子做了多少好事,从无怨言。潘家场院破旧,王益鹏帮着铺上了水泥地;潘志良洗澡困难,王益鹏专门买了一只长方形塑料盆,方便潘志良洗浴……悉心的照顾,让潘家母子早已将王益鹏视为自己的亲人了。
潘志良有求,但王益鹏总有脱不开身的时候,怎么办呢?王益鹏善良的妻子替丈夫担下了这份责任。2012年春节前,王益鹏年迈的父母被儿子的善举感动,悄悄将1000元送到了潘志良家中,令卧床几十年的潘志良感动得嚎啕大哭。
本报记者 姜新春 通讯员 陆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