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倌”乐当“磨刀匠”
时间:2012-02-09 A+   A- 举报

2月6日下午,近海镇海界村5组村民施汉冲家分外热闹。来自同村及附近小闸口村的50多名村民手拿各式刀具,在施汉冲家偏房前排起了长队。偏房内,身材矮小的施汉冲麻利地拿起一把菜刀,在飞转的砂轮上打磨,火花飞溅,施汉冲不断调整着接触面,刀刃眼瞅着就慢慢变薄变亮了。施汉冲用手轻刮了一下刀刃,又眯起眼看一下,检查其是否完好而锋利,然后抽出一旁的抹布擦干,并在一沓碎布上 “喀嚓喀嚓”地试割几下,这才笑着交给村民。海界村5组村民朱建辉对施汉冲的手艺赞不绝口:“施老板的手艺就是棒,磨出的刀又好又快,而且从来不收我们一分钱。”2个小时,施汉冲就一直站着,为村民磨了40多把刀。

今年56岁的施汉冲自幼左耳失聪,早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启东农校,但因人矮耳聋,走出校门后处处碰壁。人小力单,当不了田把式;进乡办厂,又遭冷遇;好不容易当上了村干部,他的先天不足又让他屡屡遭受不信任的目光……

命运给施汉冲设下了一道道坎,但他偏偏就不服输。1991年,施汉冲义无反顾地辞去村干部职务,在宅前建起一排猪圈,成了猪倌。不少乡亲担心,难挑半担水的施汉冲何以能养好猪?可施汉冲不信邪,他像着了魔似地学习养猪知识。渐渐地,猪场里的能繁母猪从3头增加至13头,年出栏生猪一直发展至300多头,施汉冲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令人折服的是,他家的猪圈总是十分干净,没有异味。

勤劳致富后的施汉冲丝毫没有一点扬眉吐气的骄傲,朴实善良的他总想能为乡亲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施汉冲想到了自己家传的老本行——磨刀,他为此曾获得南通市第三届职工“十佳操作法”奖。从2010年起,施汉冲就开始为四邻五舍免费磨刀,还凭借在胶鞋厂工作时学到的手艺兼带起修拉链。这样的好事很快传开了,近到海界村、小闸口村,远到东海镇丰盛村、锦绣村,方圆几十里内,每天前来找施汉冲磨刀修拉链的人络绎不绝。担心村民们等的时间长,去年12月份,施汉冲花了500多元添置了一台砂轮机,磨刀效率从此大大提高。“以前磨一把菜刀需要15~20分钟,现在只要5分钟,小剪刀只要10秒钟。”施汉冲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为周边村民磨了500多把刀,修了100多件衣服拉链。

记者眼前的施汉冲身高只有1.45米,很难想像他是如何安排每天繁杂的养猪、磨刀、种田的生活。他还为服务更多的群众,在自家宅后农路的西侧竖起了“免费服务站”的指示牌,“路过的人都晓得这里有免费磨刀、修拉链的。”施汉冲笑着告诉记者,“我不怕忙不怕累,听着大家说好心里特别高兴。”

本报记者  江峰  朱俊俊  通讯员  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