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的敬老情怀
时间:2011-09-30 A+   A- 举报

8年前,同事过世,陈莲英毅然接过照料同事母亲的接力棒。8年来,年逾七旬的她把这份真诚的爱不断升华,让市老年公寓的10多位老人感受了特别的温暖——

古稀老人的敬老情怀

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幸福二村19号楼的陈莲英这两天正忙着准备一些吃的、穿的。“上次去老年公寓的时候就和老人们约好了,重阳节那天要去看望他们。”慈眉善目的陈莲英说。

陈莲英今年71岁,是一位小学退休教师,与市老年公寓的老人们结缘始于8年前。

2003年,与陈莲英共事多年的一位好友过世,其88岁的老母亲顾老太因无人照料,住进了市老年公寓。丧子之痛加上身边无人陪伴,老人的情绪一度十分低落。善良的陈莲英看着孤苦的老人,痛在心里,于是开始默默担负起了照料老人的责任。

在陈莲英看来,老人其实很容易满足,一个月几次探望,顾老太便逢人就说“我认了个好丫头”。陈莲英也真的把顾老太当作亲娘一样看待。老人想换口味了,陈莲英便烧了鱼肉送过去;天凉了,陈莲英总是提前备好暖鞋、袜子送给老人;平日里,面包、蛋糕等老人喜欢的小吃,陈莲英也一直放在心上……

年纪一大,每逢伤风咳嗽是最无助了。此时,顾老太最先想到的依靠就是陈莲英。今年3月的一天早上,刚刚起床的陈莲英就接到顾老太的电话,“老侄女啊,我下巴长了一个块,还发热,不知道怎么办?”陈莲英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叫了辆出租车赶了过去。在市人民医院,也已上了年纪的陈莲英跑上跑下,挂号、找医生、交费……累得气喘吁吁,医生感慨地说,亲闺女也不过如此。

每次去看望顾老太,陈莲英都会坐上两三个小时,与老人聊聊天。“老人与外界接触少了,会感觉落寞,陪她说说话是对她最好的安慰。”陈莲英说。顾老太心里一直有个结,就是乡下的老宅因儿子过世而荒废了。陈莲英经常开导开导她,时间久了,顾老太也渐渐想通了。

走得勤了,陈莲英便与老年公寓的其他老人也熟悉起来,带过去好吃的由一份变成了几份、十几份,聊天也由一对一增加到了一对十几人。今年6月30日,建党90周年前一天,陈莲英特地做了80只小蛋糕,和老年公寓的老人们一起为党庆祝生日,大家其乐融融,犹如一家人。

在与老人的接触中,陈莲英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07年初,陈莲英认识了顾老太隔壁房间的季老太。季老太患有多种疾病,刚入住老年公寓时,很不习惯。陈莲英了解情况后,主动陪季老太聊天,帮她化解心中的顾虑,给她送去像亲人一样的关爱。老人患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面包,陈莲英就另外买了咸面包给她;老人有心脏病,陈莲英每个月准时把丹参片送过去;知道老人的儿子不孝顺,陈莲英还主动上门做起老人儿子的思想工作。陈莲英的丝丝举动温暖着老人的心,老人渐渐开朗起来。前几天,陈莲英去看望她时,老人拉着陈莲英的手高兴地说:“我开心啊,中秋节儿子接我回家过了。”

每次去看望老人们,不会骑车的陈莲英都是步行去的,还要带着大包小包。小区的居民见此情景,就会这样打招呼:“陈老师,又去老年公寓啦!”问起她这样做的原因,陈莲英总是认真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不能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

本报记者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