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真爱撑起一片天
时间:2011-09-15 A+   A- 举报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税收管理员。10多年来,她与丈夫分居两地,独自一人默默服侍多病的婆婆、照顾年幼的女儿。年初,丈夫突然患病离世,她顶住巨大的精神压力,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她用真爱撑起一片天

9月8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在启东地税局第二分局工作的王兴娟。初秋的阳光洒满了每个角落,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坚定而又温暖的笑脸。

今年46岁的王兴娟毕业于南京一所财经专科学校,1992年进入启东地税局工作。丈夫是启东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第9分公司的预算员。1996年,丈夫被公司派往北京工作。那时候,女儿刚两岁,婆婆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丈夫赴京前对妻子说:“以后家里就靠你照顾了。”“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她们的。”王兴娟坚定地对丈夫说。

此后,夫妻俩长期分居两地。王兴娟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年幼的女儿和伺候多病的婆婆。婆婆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为了不影响工作,平日就由农村的两个姐姐照应着。尽管婆婆的子女多,但其他子女生活条件都并不好,王兴娟就主动承担了婆婆所有的生活费用和医药费用。婆婆常年服用降血压、降血糖药物,每个月,王兴娟总会提前买好送到婆婆手里。

2008年,婆婆突发脑梗塞住院。王兴娟每天早晨早早起床,做好家务然后送女儿上学,中午下班后变着花样给婆婆做饭,自己扒上两口就匆匆赶到医院给婆婆送饭,端到床前喂老人吃。出院后,王兴娟把婆婆接过去跟自己一起住。婆婆的生活不能自理,黄兴娟就帮着婆婆穿衣、洗头、擦身子。婆婆有时会将大小便弄在裤子上,她每次都是毫不犹豫地帮婆婆把脏裤子换下洗干净,从来没有嫌弃。2009年4月,住在乡下的婆婆病危,此时正是女儿中考的冲刺阶段,学习十分紧张。知道婆婆想念孙女,王兴娟先后几次利用晚上时间,打车来回60多公里,让女儿跟自己一起去看望奶奶。弥留之际,老人看到自己的孙女,非常欣慰。离世前,她紧紧抓着兴娟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她说:“孩子啊,你就是我的亲闺女。这些年,你一个人忙里忙外,苦了你啊……”婆婆直到去世,她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

妻子的默默付出,让千里之外的丈夫满心愧疚,人前人后,丈夫总是感慨:娶妻如此,夫复何求!有了丈夫的这句话,王兴娟觉得,不管有多辛苦,她都无怨无悔。王兴娟一直盼着丈夫能够回来工作,一家三口早日团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春节前,丈夫从北京回来过年,突感身体不适,原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想到几天后,丈夫病情突然恶化。送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抢救,医生诊断为严重的病毒感染。一周后丈夫离开了人世。王兴娟的世界一下子崩溃了,以前一个人撑起这个家虽然辛苦,但背后还有丈夫这个强大的支柱。仅仅几天时间,王兴娟整整瘦了一大圈。“如果我倒下了,女儿怎么办?”想到这些,王兴娟强打起精神,为了减轻女儿所受的伤害,她以最平和的心态与女儿进行了一次交流,希望女儿能够振作起来。她每天在女儿面前强颜欢笑,悉心照顾好女儿的生活。

女儿生性乐观,在妈妈的呵护下,她又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她看出妈妈眼底的悲伤,一天,她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我知道爸爸的离开让您很难过。妈妈一定要坚强起来,你还有我……”看到这条短信,王兴娟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王兴娟的母亲80多岁了,老人家身体不好,与女婿亲如母子。为了不刺激到妈妈,丈夫离世的消息她至今还瞒着母亲。母亲的生活范围小,她事先与所有的亲戚、邻居都打好招呼,希望大家帮着她一起隐瞒下去。身边的人都被王兴娟感动了,从来不在她母亲面前提起这件事。而半年多来,母亲每次向她问到女婿什么时候回来,她总是说快了快了。背过身去,她只能自己偷偷地抹泪。

如今,女儿上高三了。女儿是自己惟一的希望,王兴娟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一边工作一边陪读。“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孝顺老人,爱护亲人,这都是理所应当的。”王兴娟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包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