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汇龙镇近江村三组,有一对相依相伴的恩爱夫妻,在他们结婚的第五个年头,妻子突然生病,生活不能自理。为了兑现当初爱的承诺,也为了一个完整的家,丈夫毫不犹豫地挑起了照顾病妻和家庭的重任,从不轻言放弃。35年的患难相守,35年的精心照顾,他的爱不仅感动了妻子和家人,也感动了周围的乡邻。
天降灾难 生活重担落肩头
沈惠周和他的妻子陆亚芳是经人介绍才认识的,尽管是“拉郎配”,但丝毫不影响他俩结合后的感情。婚后,小夫妻俩也从未红过一次脸,像黄梅戏《天仙配》中“你挑水来我浇园”,虽然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但一家人也其乐融融。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厄运就降临到了他俩的头上。
“那是1976年的一天晚上,我们全家正在吃饭,亚芳喝着玉米粞粥突然昏倒。当时我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她白天干活太累,稍加休息就会恢复。谁知,后来连走走路也会经常摔跤。”沈惠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位憨厚的男子眼中泛着泪花。
看到妻子这般模样,沈惠周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带着她到处求医,凡有一线希望,沈惠周都会带着妻子去试一试。后来经人介绍,沈惠周夫妇找到了南通某医院的一名专家,终于得到了确切的诊断:妻子患有脑肿瘤,属于星形细胞瘤三级。那位专家明确告诉沈惠周,他妻子的病情已经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必须马上开刀才能挽救生命。面对当时不菲的手术费,沈惠周没有丝毫犹豫,当机立断,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不够再去告借,一定要把妻子送进手术室。
妻子住院后,为了在病床前照顾她,沈惠周将孩子托给父母照看。那时,沈惠周的大儿子5岁,而小儿子仅7个半月……手术后,妻子的身体依然时好时坏,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而6000多元手术费使得原本清贫的家庭变得更加雪上加霜。面对生活的压力,面对瘫痪在床的妻子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沈惠周默默地擦干了眼泪,坚强地扛起了家。
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沈惠周白天给妻子按摩双脚,用温水给妻子擦洗身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喂妻子吃饭;夜晚,妻子要解手,无论多冷的天,都立刻起身,背上妻子……除了照顾妻子的生活起居外,他一有空就坐在妻子身边,陪妻子聊天,减却她心中的不安与烦躁。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妻子的病情逐渐有了起色,状态好的时候,甚至能自己照料自己。
洗衣做饭吃苦受累,这些对于沈惠周来说还不算什么,而妻子每天的医药费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孩子上学又需要钱,一大笔的费用像一块巨石一样整日压在他的心头。面对拮据的经济状况,沈惠周每天除了照顾妻儿,还要就近打零工。然而仅打打零工怎么能维持这个家呢?随着妻子病情逐渐好转,好强的沈惠周只身来到上海打工赚钱。这一去就是两年。但妻子的病情时好时坏,有时稍不留神就是一个跟头,身边还是离不开家人的照顾看护。常年在外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脑筋活络的沈惠周索性回家,用打工赚来的钱做起了米生意。1988年开始,沈惠周拿出家中仅有的积蓄买了一头毛驴,走村串户做了11年的米生意。家中经济条件逐渐好转起来……
不离不弃 悉心照顾尽责任
“一定要把妻子照顾好,孩子们需要一个妈。”这个信念让沈惠周坚定地陪伴妻子走过了35年艰难的日子。
沈惠周经常对妻子说:“谁家没有个生病遭灾的时候,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我!” 陆亚芳脑肿瘤动了手术后,她的大脑神经受到损伤,有时候神智不太清楚,但是她勤劳的本性依旧没有改变。看到丈夫每天都忙里忙外,善良的妻子总想着做一些事情,为丈夫分担一点。为此,沈惠周没少生妻子的气。其实还是个小伙的时候,沈惠周的爆脾气在村里也是有名的,但对于照顾像孩子一样“不听话”的妻子,沈惠周自嘲自己的坏脾气早就被磨掉了。
在妻子陆亚芳的眼中,丈夫是伴侣、是恩人,也是世上最亲的人。当记者问她,“你丈夫对你好不好?”时,陆亚芳望向丈夫,满含泪水的眼眶中,感激和信任溢于言表。沈惠周35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妻子让村里的村民们佩服万分,提起沈惠周,大家都连声称赞:“妻子瘫痪30多年,依然不离不弃,全心全意地照顾,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好人了! 妻子发病那年,沈惠周还很年轻,看到他为了照顾妻子、照顾家庭而每天劳碌奔波,周围很多人都曾好心地劝他放弃,可沈惠周觉得自己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这是他抛弃不了的责任。他说,我向妻子承诺过,这辈子无论好坏,都会不离不弃,永远守候在她的身边。
沈惠周今年也已经70岁了,米生意不做了,就在村里当了一名保洁员,每个月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如今,沈惠周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各自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每到逢年过节,两个儿子都从外地回家,一家团聚。这无疑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2月9日上午,记者见到沈惠周的时候,他刚刚收完垃圾回来。 听到丈夫回来的声音,在床上卧躺着的陆亚芳侧起头,口齿不清楚地和丈夫打起了招呼。 沈惠周开口就说:“今天天气好,我扶你到屋前晒晒太阳。” 扶着腿脚僵硬的妻子,对年届70的沈惠周来说,已是一天比一天吃力。“这么多年了,我最害怕的是自己生病,因为这意味着老伴将无人照料。”沈惠周说,年轻的时候身子骨硬朗,一年内几乎连感冒都很少有。如今年纪大了,小痛小病也找上门了,自己倒无所谓,就怕她受委屈出意外。尽管妻子在外人眼里是个残疾人,但在沈惠周看来,只有妻子还在,他的家才算完整:“她是我的妻子,我是她的丈夫,照顾好她我有责任……”
图为 坚强的好丈夫沈惠周。
本报记者 蔡樱子 摄影 袁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