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的“开心农场”
时间:2009-11-26 A+   A- 举报

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收获,看着儿孙们投入地在网络虚拟农场中忙得不可开交,家住明珠新村的黄志培老人动起了真。从去年冬天开始,老人奔波于市区和老宅间,“真刀实枪”地在田间忙得不亦乐乎,几分自留地成了老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黄大伯今年73岁,刚从建工局退休时受聘担任监理等工作。前几年,在家人的再三劝阻下,老人婉谢邀请回家安度晚年。老人没有别的业余爱好,平时在家上网炒股,喜欢在网上和人下围棋下象棋。然而时间不久,家人又开始为他担心了。老人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遇上可心的对手时,楚河汉界硝烟弥漫,“战争”甚至持续至深夜。就连自己也爱看电视连续剧的老伴都常怪他不多运动运动。

去年冬天,黄大伯回10多公里外的南阳老家,久无人住的祖屋四周长满了杂草。老人在例行清理时萌生了回家种地的想法。清除杂草,清理碎石,老人把老宅四周的空地和几分自留地全部整理出来,买回树苗、种子和化肥 ,身为工程师的老人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农民。

土地真是最慷慨的,撒下的种子都能开花结果。助动车加一次油能跑两个来回,老人隔三差五地回去忙上一天,出来时把收获的新鲜蔬菜带回家。今年夏天,吃了几十年空心菜的黄大伯尝试着第一次亲手种空心菜,没想到培管十分简单,浇上水菜长得飞快,采收一次会新长出更多的嫩芽。这下老夫妻俩可“奢侈”了一把,专挑新长的嫩叶采。自己来不及吃,老人便开心地将菜送给亲朋好友,“这几棵菜不值钱,但是我自己种出来的绿色食品,一点农药都没用,吃着放心。”顺带着,老人还把老宅上的水龙头什么的修修好。

前两天,黄大伯还遇到了一个老朋友。年青时的朋友家住河东,退休后定居在5公里外的集镇,也回到老宅客串农民。见老友故居经常开门,便来查看。一聊原来大家成了同道中人,知道像他们这样退休后选择回乡种地的还有不少。大家相视一笑,“回乡种种地,活动活动筋骨,晚年生活过得别有滋味。”

这个周末,孩子开车帮黄大伯送回去一袋化肥,运出几编织袋冬瓜、蕃薯、佛手瓜等农产品。对老人晚年的这一爱好,黄先生表示:“做子女的都希望老人健康快乐地生活。我们理解父亲,也知道适度劳作对老人身体有益。但是如果能在市郊找到这样的‘开心农场’,做子女的会更加放心。”        本报记者  黄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