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南阳镇南阳村的钱永辉夫妇一边帮儿子准备行囊,一边和儿子钱赛锋在网上查找西藏八一镇的相关资料,做好送子进藏当兵的一切准备。
钱赛锋今年20岁,去年从市第一职教中心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便随父亲在石家庄工作。去冬征兵时,小钱未能通过镇里组织的小体检。今年冬季接到征兵通知时,钱永辉并未当一回事,只是连忙让儿子独自返乡应征。没想到小体检、大体检一路过关,儿子把电话打到了河北。独生子参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钱永辉连忙追回了启东。
凭着敲白铁手艺走出启东的钱永辉现在外从事棉油机械设备生产安装,事业有成。父子一同闯荡的一年里,听话懂事的赛锋CAD制图、车间排布设计样样拿得出,正好弥补了自己不会电脑的缺憾。老钱很是欣慰:“上阵父子兵。孩子几年专业没有白学,成了我的好帮手。”说实话抛开其他的不论,儿子去服役客观上对他的事业有一定影响。但平素关心历史和战争的钱永辉对儿子当兵有着自己的看法。他的工程队中有四五个退役士兵,吃苦耐劳,表现出经过军队大熔炉考验后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他认为:“挣钱不差这两年。让孩子到军队锻炼锻炼,走上社会会更加成熟。”
前两天,镇人武专干打来电话说,钱赛锋的身体条件合乎进藏要求,征询应征青年和家长的意见。知道此次进藏方向是野战部队,这激起了父子两代人向往军营生活的英雄情结。赛锋已过世的外公是一名参加过三大战役、抗美援朝的老军人。外公胸佩军功章的照片,从小就在赛锋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还有一个姨夫、两个表伯曾服役军营。知道进藏当兵更加艰苦,但钱永辉告诉儿子:“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知道唯一的孙子准备进藏当兵,从小带大他的奶奶想想实在不舍得,已经落了几次眼泪。最终,钱永辉做通了老人的工作,全家统一了思想,赛锋将入藏申请交到了镇政府。
11月16日,面对上门家访的接兵干部,赛锋表示,一定到军营好好干,报效祖国,军营成才。 本报记者 黄 淼 通讯员 李晶晶
图为 11月19日,镇村干部再度上门走访钱赛锋(左一)。 黄 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