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老板的“野猪情结”
时间:2009-08-26 A+   A- 举报

18岁就开始走南闯北,目前已在上海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装潢公司,却仍“不安分”,干起了原本一窍不通的野猪养殖。曹建东的二次创业几乎叫人不可思议。

近日,在合作镇二滧村12组,记者见到了曹建东和他的“宝贝”野猪。

“让我产生养猪想法的是在2007年。”曹建东坦言。2007年他去吉林时,偶遇长白山脚下一对饲养野猪致富的夫妻,得知每头苗野猪要卖1400多元,让众多养殖户望而却步,市场上野猪肉奇缺。但野猪肉一般销往高档酒店,售价不菲,野猪养殖前景广阔,能带动一方经济。于是,他便死心塌地地“迷”上了野猪养殖。

为了学到最先进的养殖技术,曹建东放下上海的生意,在长白山一住就是半个月。从吉林回来,曹建东雄心勃勃地开始筹建野猪场。“没想到,困难一下子就来了。”曹建东毕竟是门外汉,在吉林“求学”时没有考虑到野猪养殖的气候问题。启东与吉林的气候相去甚远,他苦心取到的“经”并不实用。执着的曹建东不愿放弃,经过那对夫妻的推荐,他又专程向浙江象山的一家养殖户请教。

此后,曹建东长年在浙江和启东两头跑,放弃的装潢生意高达百万元。“有一次我无意中数了数去浙江的火车票,居然有近40张,自己都吓了一跳。”

足足花了两年多的准备时间,今年5月,野猪养殖场初见雏形,13间猪舍“虚席以待”;6月,12头苗野猪“如约而至”。曹建东说,这批苗猪年出栏量至少120头,每头可长到100多斤,每斤市场价为28~30元。如果把猪肉加工成腊肉条、香肠再出售,则利润更高。有着浓浓乡梓情结的曹建东还申请了“12村”注册商标。

如今的曹建东既是“老板”,也是“猪倌”,上海、启东两点一线忙得不亦乐乎。对于养野猪的未来,曹建东早已打好“算盘”:等自己有了足够的养殖经验,就发动村民打造一个万头野猪场。           本报记者   鲁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