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秀“鸳鸯书法”
小朋友拜师习字
昨天晚上8时许,记者在紫薇公园无意发现了一名“奇怪”的老人,只见他手里拿着两根一米五左右长的棍子,棍子一端钳着块海绵,看起来像自制的“大毛笔”,只不过写字用的是水而不是油墨。老人悠然立在石板上写字,边写边退,待前面的水干了又回头再写,引来不少路人围观。
围观者啧啧称奇,别人写字都是拿一支笔写,他却能双手同时书写,而且既能写正字又能写反字。老人在众人的称赞声中挥洒自如,写得龙飞凤舞,随即两个行笔流畅,左右映带的“寿”字出现在众人面前,叫好声、掌声随之响起。
这位老人叫黄作新,是市发改委的退休老干部。退休7年来,为了使生活精彩充实,黄作新不断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手工制作二胡、琵琶,葫芦工艺版画等样样精通。“其实我拉丁舞跳得也很好!”指着不远处跳舞的人群,他得意地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见有人在公园的平地上用大毛笔练字,从此他也迷上了这样的练字方式,回去自己动手做了大大小小好几支这样的笔,在地上、在墙上不断地练习。后来他发现不仅右手能写,左手也一样能写好,索性两手同时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他能双手结合正反书写。之后,黄作新通过查阅资料、咨询本地的一些书法家得知,他写的这种书法字体,在书法界被称为“鸳鸯书法”。
“用这种笔书写比较特殊,可以直立书写,避免了弯腰之苦。同时书写时需要一定的腕力、腰力,每天练上一两个小时,能起到健身的效果。”清水作墨地为纸,练字健身两相宜。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不少路人都很好奇,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小孩驻足观看。有些家长希望可以买他这种自制的毛笔,有的还想拜师学艺。“能够得到市民的称赞认可,我非常开心。我现在有一个想法,多制作些这样的大笔,无偿提供给出来散步游玩的人们练习,特别是一些小朋友。”黄作新告诉记者,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健身的行列来,共同在书法中健身,在健身中练习书法。 本报记者 丁路健 潘杨(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