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手不放”
时间:2009-07-07 A+   A- 举报

——惠丰袁忠锲而不舍种植灵芝的故事    

10年前,惠丰林木场因种植灵芝而享誉一方。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林木场的众多种植户因比较效益差而陆续改行。然而,袁忠却潜心于灵芝事业,进而成为业界响当当的人物,还与美国健美宝公司做成了生意。

袁忠是惠丰灵芝的起头人马。1984年,20岁的袁忠只身来到上海创业。被上海农科院专家介绍的灵芝培育技术及前景所吸引,来年春天,袁忠如获至宝地从专家手上捧回灵芝菌种,回家乡发动邻居们试种,由此发起了一股灵芝种植热潮。

当年底,袁忠将收集到的700公斤灵芝销往上海,投入与产出比超过1∶8。消息传回,农户争种灵芝,年产量攀升至10万公斤。但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同行恶性竞争,单户灵芝种植效益大幅下滑,上世纪末,曾经辉煌的灵芝种植业最终销声匿迹。

灵芝业垮了,但市场还在,老客户还时常打来要货电话。袁忠心头一动,家乡灵芝业败在一盘散沙上,何不吸取教训,办个规模种植园呢?2000年底,袁忠转租20亩土地办起了华夏灵芝种植园。人手不够,他聘来以往的种植好手当农业工人。次年,袁忠自产自销灵芝70多吨,东山再起。

灵芝原料与灵芝成品价格有天壤之别。袁忠心有不甘。制作普通灵芝粉并不太难,但产品没有商标、认证、批号等,谁买你的账?袁忠来了牛劲。2003年,他全身心投入于灵芝产品的申报、注册和检验、认定。年底,灵芝粉终于通过农业部“有机农产品”验收。

袁忠注册的“华夏奇禾”牌灵芝产品渐渐有了名气。每每应邀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订货会,他的超细灵芝粉总是率先售罄。很快,他又发现一个新的商机。原本弃之可惜的灵芝孢子一经开壁竟是药用及保健精品。于是,首批加工好的孢子粉,成品售价每公斤二三千元仍供不应求。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07年底,有人提供信息,从灵芝孢子中提取的孢子油被老外称之为神油,美国市场每公斤售价上万美元。袁忠心头一震。历经半年不断试验,经多方辗转于去年春天送到美国FDA检测一举通过,美国健美宝公司慕名前来要货,一下子300公斤孢子油的订货量让袁忠兴奋得几夜没有合眼。上月,美国客商再次从他那里购走了120公斤孢子油。

生意做到了美国,产品从灵芝原料、灵芝粉到灵芝孢子粉、孢子油,袁忠靠着一股“熟手不放”的韧劲,终于“蛐蟮修成了龙”。去年以来,仅灵芝孢子粉和孢子油就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但他没有原地踏步。2个月前,又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新工厂。         本报记者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