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眼心明当羊倌
时间:2009-06-03 A+   A- 举报

——吕四港镇念五总村盲人周炳华自强不息的故事    

平稳地踏进羊棚,乐呵呵地喂上几把草,听自己的羊儿唱一段“咩咩咩”的和声,周炳华的脸上总呈现一种满足的喜悦。这个看似单调的喂羊活,几乎就是周炳华生活的全部,因为除了养羊,只有一只视力仅为0.01的“好眼”的他不能再做什么。

今年37岁的周炳华初中毕业后就在一家冷冻厂做搬运工,秀丽贤慧的妻子在一家服装厂打工,有一个懂事的女儿,一家人过得清贫实在。生性乐观的周炳华还常常让自己的小家笑声不断。然而,生活在不经意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跨入新世纪的那一年,周炳华做工时眼睛受了伤。由于未及时治疗,眼疾愈发严重,直至右眼失去光感,左眼视力急剧下降。情急之下由妻子陪他去上海治疗,在昂贵的医疗费前,贫穷的夫妇黯然离去。

为挽救剩余的那只“好眼”,周炳华只得服药。工厂已经不能去了,吃药要花钱,女儿上学要花钱,这一切怎么能全部压在妻子瘦弱单薄的肩膀上。“我一定要做些什么,共同担负这个家。”周炳华寻思几天后选择养羊。视力不行不能读报后,他整天听收音机,从收音机里他了解到了许多养羊知识。他在自家屋前让岳母帮忙种了松香串叶草和黑麦草等高蛋白羊草,把买来的一头母羊喂得壮壮实实的,半年不到就下了一头小公羊,令周炳华欣喜若狂:“我这‘瞎子’自学成材当‘羊司令’了。”
不久,周炳华又从收音机里获取了波尔山羊市场俏销的消息。2002年,周炳华借了3000元钱买了一头杂交波尔母山羊。这羊体形大胃口也大,饲料中要添加玉米黄豆等,在母亲的帮助下,这头“贵族羊”在个贫困的家中茁壮成长了。几年中,周炳华用配种换来的钱又买了几头羊。每天在羊儿的欢歌声中辛苦而快乐地照料着他的羊群。

不断的投入让周炳华捉襟见肘,于是他改服了便宜的药,但视力却每况愈下,光感离他越来越远。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他才能微微感受一些白色物体的轮廓。这时,帮着一同照料羊的母亲不幸病逝,而女儿又将上职中,生活异常艰难起来。不甘屈服的他没有轻言放弃。2007年,他从江苏农科院购进一头纯种波尔山羊。每天,他努力睁着那只有微弱光感的眼睛,不舍得放弃眼前的任何一丝光线,因为他要藉此摸索着割草喂养,触摸着感受羊的生长状况。那时,江苏电台农村台的一位在线接受咨询的“钟山”教授感动于周炳华的自强不息,十分热心地当起他的老师,周炳华每遇上什么问题,他都会给予详细而准确的回答。

前年冬天,天气突然变脸,周炳华急匆匆地割了草放进羊棚。由于走得过快,一下子撞上了羊棚前的一棵橘子树,用于保护眼睛的眼镜被打破了,一根枝条刺入了左眼眼睑下方,顿时鲜血直流。抹着脸上黏稠的液体,周炳华一时不知所措。妻子回家看到他眼下两道深深的伤痕,心疼地流下了泪,让他不要再折腾了。心有余悸的周炳华笑着安慰妻子:“这是老天提醒我,以后做事更小心啊。”

邻居们看着周炳华行动艰难,都主动关心着,看到羊拉稀了,或有什么不正常的状况了,都赶紧通知他一声,或帮着一起给羊看病。这让周炳华很感动。不出家门的他每天必听天气预报,一旦有雨天就得提前割草,他于是成了村里的“气象员”,有啥天气突变,他会和从门前依稀晃过的人影交代一声。他心里深深记着所有给他帮助的人:村支书江根生、村委会主任陆亚玉、原天汾镇副镇长田卫菊……去年汶川大地震,他拒绝村委会的好心劝阻,执意捐出了30元钱。

而今,周炳华羊圈中已养有10多头品种不一的羊。科学的喂养,让他的羊儿健壮活泼。生活依然拮据,日子依然艰难,但周炳华乐观而顽强地生活着,坚持不懈地绘就属于自己的光华人生。     本报记者  陆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