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6时,在吕四港镇鹤城公园内,人们总能看见一群老年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就是吕四港镇的晚晴舞蹈队的队员们。
今年77岁的王金美是这个舞蹈团队的发起人。王金美爱好唱歌跳舞,上个世纪60年代,她曾经先后在县文工团和越剧团工作。1988年,王金美退休,突然间没有了舞台,整天像丢了魂似的。64岁那年,实在憋不住王金美在家里办起了义务舞蹈培训班,附近几个同样爱好舞蹈的老姐妹是她的第一批学员。一段时间培训后,她带着大伙儿到鹤城公园一亮相,便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些热爱跳舞的老年人当场表示想要参加舞蹈队。从此以后,这支老年人舞蹈队就成立了。
创作、排练、演出,她们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舞蹈上,忙得不亦乐乎。每天蒙蒙亮,她们就赶到鹤城公园排练。组队10多年来,除了生病和雨雪天外,这里的音乐与舞蹈每天都不间断。舞蹈队没有资金,在王金美的倡议下,大家自掏腰包买器材买演出服装。连同王金美在内,5个相对比较擅长舞蹈的老大姐成了舞蹈队里专职的辅导老师,他们经常自编舞蹈,然后再教给队友们。这支老年人舞蹈队表演的节目从单一的健身舞发展到现在的打腰鼓、健身操、竹板舞、扇子舞、太极拳等10多个种类。舞蹈队伍也不断壮大,最多的时候达到100多人。经过精心编排,舞蹈队也有了众多演出节目。她们自编自创的舞蹈《西湖山水》是队里的代表作,深受观众喜爱。
2007年年底,经过大伙儿的协商,这支老年人舞蹈队正式取名为“晚晴”,象征着她们的晚年生活如晴空般朝气。60个队友成了晚晴舞蹈队正式注册的会员。考虑到自己年岁已大,打理舞蹈队已力不从心,王金美主动让贤,让比自己年轻的罗菊英负责这支队伍,自己则默默地从事一些舞蹈动作的指导工作。
如今,晚晴舞蹈队经常出现在市里大大小小的文艺汇演中,每年社区的乘凉晚会,都有她们的身影。进社区、下乡镇、去敬老院,所到之处,舞蹈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名气越来越大后,上海、南通等一些外地单位也邀请她们前去交流表演。每一场,她们都是义务演出,然而为了舞蹈,队员们却个个乐此不疲。“只因爱好,不求回报。舞蹈队给我们带来的是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这是拿钱也买不到的幸福。”她们都这样表示。 本报记者 包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