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润染绚烂起
时间:2009-05-13 A+   A- 举报

在寅阳镇有这样一群离退休老同志,他们数年如一日,用关爱温暖留守儿童、帮扶失足青年、净化生活环境,用责任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健康成长的天空。

“我们拿的是社会的养老钱,要关心全社会的‘孙子孙女’。”这是寅阳镇老干部支部成员们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从2005年开始,寅阳镇的老干部们自发组织起来,组成了一支近300人的爱心队伍。

为了把学校、家庭紧紧地连接起来,老干部们主动担起义务监护任务,按区域划分帮扶对象。哪个是单亲家庭?谁的家庭困难?哪个家庭溺爱孩子?谁的父母在外地?哪个贪玩、哪个活泼……孩子们的信息,老干部都了如指掌。寅中村的张海杰父母双亡,得知这一情况后,同村的老干部张凤兵就成了小张的监护人,照顾孩子平时的生活、学习。圆陀角村的孙国兵是孤儿,为了让小孙能够继续上职校,老干部陈元祥顶着烈日为小孙四处奔走,筹措学费。现在孙国兵已是苏州某电子公司的技术骨干。三年来,已有100多名贫困学生在老干部们的帮助下,学有所成,顺利就业。

如果说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是老人们关爱的对象,那么失足青年得到的,则是老人们的 “偏爱”。江夏村的小蔡因盗窃被判刑,同村的老干部汤学金便时常写信给小蔡,告知村里发生的趣事,替他排解心中的疙瘩。小蔡在回信中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做人。候字村的小甘劳教回家后,总是闷闷不乐,老干部施志超便天天上门帮教,并积极帮小甘联系工作。重拾信心的小甘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还建立了美满的家庭。

在关心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同时,老干部们还全力筑牢“防火墙”,净化孩子们的成长环境。陈元祥等18名老干部是镇上的义务网吧监督员,平时哪怕是买菜时路过网吧,老人们也会“顺便”走进去看看有没有未成年人上网。今年3月30日,寅阳中学的两名寄宿生晚自习溜出学校,在镇上一网吧打游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老干部们第二天便来到该网吧,对业主进行了严肃批评。

如今寅阳镇的老干部队伍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帮办”。孩子们一有烦恼就去找各自的分管“爷爷奶奶”,家长们一遇到教育难题,也马上想到老干部。每到节假日,各村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就成了孩子们的业余学校。听讲座、看展览,参加法律知识竞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本报记者   戴丽丽   通讯员 管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