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东海镇东余镇村党支部书记沈亚萍在计生系统有着“老黄牛”的美誉。她从事计生工作30年如一日,帮助村民趟出了一条“少生快富”路。先后有16个少生快富家庭为答谢沈亚萍,让儿女认沈亚萍为“寄娘”。
1982年,20出头的沈亚萍被推选为东海镇榆字村的村支书。村班子人手少,她又自告奋勇兼任起了村计生专干。一晃30年,沈亚萍进百家门、道千遍理、送万次药具,渐移默化中将少生快富变成村民自觉行动。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记得起为丈夫烧了几顿饭、洗了几次衣,却已无法想得起早出晚归了多少天数,还有为计划生育而废寝忘食的次数。父亲病危时,她却守候在实施计生措施的育龄妇女床边;母亲摔伤后,她却依然忙碌于给计生群众送医送药……
如今,村里计划生育深入人心,全村已连续15年无人超生。沈亚萍则将更多精力花在服务上。前年秋天,7组小伙刘巍与贵州山区姑娘沈廷兰办了婚宴,是沈亚萍出马向对方寄出了调查函,才使这对小夫妻顺利领取了结婚证和生育证。24组张建新中年丧子,抚慰之余,她先为张妻争取到了每月150元的低保金,后又为这对夫妇办理了每人每月100元的独生子女死亡特别扶助金,还帮助张建新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送政策、送项目、送优抚……多年来,沈亚萍主动与12个困难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因为热爱农村计生工作,沈亚萍天天忙个不停,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可以发家致富的项目。“我并不后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满足。”沈亚萍说得很真诚。近年来,她先后获得了“启东市优秀共产党员”、“启东市计划生育‘九五’、‘十五’期间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她所在的东余镇村,则迈进了启东市文明村和小康村门槛。 本报记者 姜 斌 通讯员 杨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