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犊之爱创造生命奇迹
时间:2009-04-02 A+   A- 举报

一对以捡破烂为职业的夫妇,面对天文数字般的医药费,不放弃不抛弃,执拗地举债抢救生还希望已经极小的儿子。在经历7次高危险大手术后,这个19岁的小伙居然奇迹般地恢复了青春活力。

3月31日上午,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6床的闰凯顶着满头的线针出院了。经过院方特许,父母在前一天已将他在医院的东西整理回家,因为这天一大早,夫妻俩要到一户人家做清洁工。闰凯就和刚从安徽农村赶来的爷爷一同骑车回到汇龙镇克明村租住地。身高1米83,头戴棒球帽的闰凯轻松地跨上自行车,青春阳光,没人看得出这是个刚做完颅骨修复手术的病人,也没人想象得出这个年轻人已经历了7次被医生称为可 “致残致命”的大手术。“这真是个生命奇迹!”闰凯的床位医生梁丰由衷感叹。

去年的10月10日,成为闰家不可抹灭的记忆。当天傍晚,闰凯乘坐表弟的电瓶车横穿建新路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摩托车从侧面撞飞,倒在血泊中不省人事。闻讯赶来的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市人民医院抢救。

头骨破碎、颅内出血、脾脏破裂、小腿粉碎性骨折畸形,如此严重的伤势让医生的表情十分严峻。根据临床经验,救活这样的垂危病人成功率不高,而且病人因头部伤势过重很有可能醒来后就成为植物人。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难题摆在了以捡破烂为职业的闰凯父母面前:治疗需要一笔巨大的治疗费。
亲戚朋友开始劝说悲痛欲绝的夫妇俩,“放弃吧,醒来也就是个呆子,况且你们哪有钱啊。”一片嘈杂声中,医生听到了病人父母微弱而坚定的声音:“一定要救,千万要救活我的儿子!”

“孩子,我们如何舍得放弃你!”望着深度昏迷的儿子,闰家虎夫妇心如刀割。

生在安徽农村的闰凯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由于家里贫穷,他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15岁时到上海、浙江等地打工,干过电焊工,进过服装厂,挣来的工钱用以培养弟弟上学和补贴家用。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养家的责任,这让七八年前就来启捡破烂的父母颇感欣慰。心疼儿子在外受苦,夫妇俩在去年让闰凯来启,当当帮手,生活也好有个照应,不料就出了车祸。这怎不叫人心碎。

“孩子,我们一定不会放弃你!”执手相看泪眼,闰家虎夫妇决心已定。

所有的亲戚不是务农就是打工的,但这对勤劳憨厚的夫妻在家族中有着很好的人缘,他们最终筹到了首笔10多万元的医疗费。其中也包括肇事方一小笔的赔偿金。看着对方也受伤,想着对方也非故意,善良的夫妇俩没有索要足额的赔偿金。在老家哭干了眼泪的闰凯爷爷奶奶把自己的养老钱全部寄上。
穷困夫妇的爱子之心感动了每位医生,他们对这次的救治倾注了最大的热情和心血。技术高超的主刀医生先后成功地为闰凯实施了难度和危险都很大的双侧开颅清除血肿和去骨瓣减压、脾破裂切除、胫腓骨开放复位内固定等5次手术。整个治疗过程,医生都尽可能地为闰家节省开支。抢救第9天的晚上,闰凯终于睁开了双眼。

舐犊之爱感天动地。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都认为这几个大手术下存活的极有可能是个残缺的生命,但闰凯竟然神奇般地恢复了,智力与行动几乎未受什么影响。

儿子活过来了,这比什么都更令闰家虎夫妇感到振奋。一个多星期前,在家养伤的闰凯再次进入手术室,为两侧深凹的头颅补上颅骨。这也是父母坚持要做的手术,儿子今后的道路还长着,一定要给他一个完整的外形。这2项手术又花去3万多元。

而今身上留有多处缝线的闰凯心态平和。他知道,是父母的爱给他倾注了顽强的生命力,支撑他战胜了死神。他还想继续学汽吊驾驶,因为开汽吊工资高,能负担父母今后的生活。闰家虎夫妇则在拚命地接活干,因为再过半年,儿子还要实施小腿钢板卸除手术。“自己的孩子,我们总是要负责到底的。”闰家虎觉得他们做的一切是身为父母该做的。        本报记者  陆玲琳   通讯员 黄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