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衣姑娘”的二胡情缘
时间:2009-02-16 A+   A- 举报

1月31日下午,在香港文化中心的演出大厅内,年仅13岁的李佳煊以补赛者的身份用一曲《火——彩衣姑娘》,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评委,以最高分摘得了亚洲“小演奏家”音乐节暨华夏民族器乐大赛的金奖桂冠。

天底下哪一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李佳煊7岁那年,母亲就带着小佳煊去市少年宫“拜师学艺”。

刚走进少年宫,小佳煊就被琴房里叮叮咚咚的声响所吸引。“这孩子对器乐感兴趣”,佳煊母亲当时就下定决心让孩子学习器乐。在选择学习的乐器时候,佳煊一下就选中了二胡。专业教授二胡的王向阳老师问起佳煊为什么想学这门乐器时,小佳煊稚嫩地告诉王老师:“因为这个琴比较轻,我以后天天来上课,拿着不会很累。”从此小佳煊就和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开始练习时,小佳煊毕竟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把学二胡仅当作是一件好玩的事,枯燥的练习曲让她练了没多久就分心了,经常练了一半就偷偷跑回家看电视。

但是王老师觉得李佳煊拉二胡的手法比较标准,记忆力很好,而且拉出的弦音很准,是个可造之材。为了让她对二胡演奏曲产生兴趣,在每次上课前王老师总是认真地给佳煊描述将要练习曲目的故事背景以及产生的音乐意境,慢慢地,小佳煊对上二胡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一堂课感觉都是在听一个动人的故事”,她笑嘻嘻地告诉记者,“希望能将这一个个美妙的故事用我的手,通过琴弦演绎出来。”这让她收起了贪玩的心,每天在文化课结束后都要花上3到4个小时用来练习二胡。天赋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在小学5年级那年夏天,小佳煊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录取。

今年初,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的李佳煊被选中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一届亚洲“小演奏家”音乐节暨华夏民族器乐大赛。参加这次比赛的近500名选手来自亚洲的各国家和地区,佳煊知道这是一次展示自己多年练习成果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难得机会。然而好事多磨,由于比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失误,李佳煊错过了专业组的比赛。后经多方协调,主办方同意专门为李佳煊进行补赛。这个小插曲,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她的比赛曲目是民族新曲目《火——彩衣姑娘》。这是二胡、琵琶与乐队的合作曲目。但由于是补赛,已经没有乐队伴奏,佳煊拿出了十二分的勇气选择了清奏。纯熟的演奏技艺以及跌宕悠扬的乐韵终让评委深感折服。

采访中李佳煊告诉记者,她的一位师姐,现在正在日本传播民族文化,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甚至全世界的舞台上让世人听到优美的二胡乐曲,让全世界都感受到我们华夏民族乐器的非凡魅力。           本报记者  王天威

▲佳煊最感谢的人,是她的启蒙老师王向阳。

▲勤学苦练是获胜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