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菜”女人
时间:2009-01-16 A+   A- 举报

——记南通神龙行友海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佟春艳    

在去年底举行的2008年南京农产品展销会上,首次亮相的“行有”牌即食海蜇受到热捧。这给了处于初创期的佟春艳以无限的信心。

1月8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南通神龙行友海产品有限公司,找到了正在车间忙碌的佟春艳。面对总经理怎么也这么辛苦的好奇,来自哈尔滨的她爽朗地说:“这算什么,想当年我跑码头的日子才叫苦呢。”

话匣子就此打开。2000年,31岁的佟春艳在辽宁打工时结识了一位做水产品生意的南方人,从此涉足水产品行业。她像男人一样,辗转于全国各地的渔港码头收购海产品。由于渔船进港时间不定,熬夜便成了常事。寒冬腊月披着军大衣在凛冽的海风中等待渔船进港,有时等了五六个小时后却还是没货,跺着冻麻的脚,佟春艳泪往肚子里咽。 

从小打小闹起步,几年来佟春艳的水产品加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08年,积累了经验和资金的佟春艳把触角伸向即食海蜇加工。有着丰富海蜇资源的启东成了她的首选。当年5月,佟春艳在近海镇租了厂房,购进设备,办好证照。8月8日公司开张,200多包即食海蜇样品顺利下线。没想到的是,10多天后,这些海蜇变了质。佟春艳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怎么办?没有退路,她寻找原因,最后断定是水质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佟春艳想出了对策。为了节省成本,她花8000元从网上买回水净化设备。9月中旬,公司第二次开工生产。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佟春艳到上海、无锡、杭州等地转了一圈,联络老客户,开拓新市场。10月28日,100多箱货物发往各地。第二天,上海一客户就打来电话,说海蜇有异味。佟春艳立即赶到物流公司,给付双倍车钱把发出的货全部追了回来。

亲手把一包包变质的海蜇往水里扔,佟春艳的心情也跌入了低谷,多年来的酸甜苦辣一下子涌上心头。投入30多万难道就这样打了水漂?佟春艳心有不甘,决定再搏一搏。她花4万元购进一套自动化净化水设备。11月中旬,行友公司第三次生产。浸泡海蜇时,佟春艳用手一摸心里就有底了。不出所料,这次生产的产品不但口感好,质量也有了保证。

目前,神龙行友公司生产的“行有”即食海蜇已拿到了QS认证,客户也拓展到了北京、天津等地。虽然销量不大,但佟春艳坚信,行友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本报记者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