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公安局天汾派出所所长包献国记事
在原天汾镇4万百姓和150余家企业老总心中,天汾派出所所长包献国是他们安定生活和放心生产的“守护神”。作为全国闻名的电动工具之乡,这里经济发达、百姓富足,但各类案件、百姓纠纷相应频繁。这位40开外,经常面带笑容的乡村警察却在短短几年内保得一方平安,赢得了众人敬重。
震慑犯罪的“包青天”
因为他的一身正气,他的机智勇敢,包献国从2004年上任后,就被百姓冠以“包青天”的雅号。“知道这儿有个‘包公’,小偷都来得少了。”一位电动工具厂业主李某开心地说。
去年6月26日深夜,值班民警带回2个形迹可疑的山东人。两人说法不一,引起包献国警觉,后在他们租住地发现一个全新电动工具零配件。包献国找到了生产厂家,业主李某才知道失窃一事。随即,包献国带领民警、联防队员变频巡逻、定点设卡、伏击守候,一举查获了一个作案20余起,涉案金额30多万元,集偷、运、营“一条龙”犯罪的11人盗窃团伙。今年1月,在对4个形迹可疑外地人的询问中,包献国从他们手上都戴着名贵手表却说不出牌子这一细节上发现疑点,指示民警对4人及其车辆进行搜查,发现了3万多现金和一把专开浴室储物柜的钥匙。以此为突破口,包献国带领民警对4人分开突击审讯,巧妙地攻破了他们的“攻守同盟”,最终破获了这起在浙江、盐城、南通等地流窜作案20余起 ,涉案金额10多万元的浴室系列盗窃案。
4年来,包献国共直接破获或协破各类刑事案件107起,其中重大案件31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1名,多次被上级公安机关评为“平安创建先进个人”,今年5月包献国获评2007年度江苏省“打击犯罪先进个人”。
化解矛盾的“包解决”
“包献国,你都成‘跑腿专业户’了。”一位乡调解员曾感激地跟他这样开玩笑。包献国在多次上门,为一对结怨17年的兄弟成功调和后,“跑腿所长”之名享誉全镇。
利用公安机关的优势,我市在南通地区率先实行大调解工作“公调对接”机制。包献国在实践中将这一机制延伸至村,将乡镇警力与调解组织优势合并,此举增加了警察的“跑腿量”,但大大提高了调解工作的成效。
今年9月30日晚,天汾一服装厂员工猝死在车间。医院诊断是突发心肌梗塞造成死亡,但家属坚持以死者过劳死为由要求厂方赔偿,并在10月1日做出围堵厂区大门等过激行为。矛盾迅速激化。包献国意识到要有确凿证据才能说服死者家属,于是和民警分赴附近医院,终于在陈黄秀珍医院找到了死者生前的住院记录和出院小结,证明了死者的心脏病史。解开了心结,双方10月3日就签下了调解协议书。
4年来,包献国成功调处矛盾纠纷400余起,调解率达到100%,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包解决”。
帮教帮扶的“包叔叔”
“保障平安,关爱百姓,是我应尽的本职。”每每有人夸赞包献国时,他总是这样实诚地表述,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忠于职守的诺言。
虽经常获奖,包献国却从来没将奖金装入口袋,他把受到各级表彰的奖金捐献了出来。在全省公安机关“春风行动”中,包献国就用这些钱在所里设立“春风行动”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解决帮教帮扶对象的实际困难。全所民警积极响应,目前该基金累计达4万多元。
小朱今年才14岁,由于父母离异无人看管,曾因盗窃被抓。在主动关心小朱的同时,每逢过年过节和开学,基金就出资送上学习用品。包献国在小朱心中不再是可畏的警察,而是可亲可敬的叔叔。现在,小朱已不再逃学,他要用实际行动报答好心的“包叔叔”。和小朱同样受助的还有2名未成年人。“这些孩子安心了,我们就定心了,社会也平安了。”小朱的爷爷感激万分。
包献国还充分利用辖区私营企业多的特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春风行动”,提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口号。在他的倡议下,辖区数位企业主主动与数十名特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长期提供经济资助。受助孩子的心里都牢牢记住了这个好叔叔。 ■本报记者 陆玲琳 丁路健 通讯员 杨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