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启东市“英才奖”得主刘明
在’2008中国·启东科技节上,南通市南方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电气总工程师刘明喜获启东市“英才奖”。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他受之无愧。
2003年12月,沈阳人刘明带着他的“稀油站电控设备”专利加盟南通市南方润滑公司。选择启东,刘明有他的考虑。几十年的从业经历让他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的启东润滑行业虽然不规范,但基础深厚,可有所作为。此时刘明的专利产品很快受到了国内许多大企业的追捧,并出口中东地区。新产品运行一段时间后,刘明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2004年着手研制出第二代产品,大幅度提高了电控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一年一个台阶,并不满足于此的刘明在2005年又摘下“硕果”。经过深入研究,他广泛应用新的元器件,实现了电控设备人机对话和“多合一”功能操作,提高了电控产品的综合技术含量和性能,产品成了行业内的“领头羊”。当时国内润滑行业的龙头企业——常州华立公司深感危机,公司老总在召开外协合作伙伴会议时说:“南通市南方润滑公司的产品体积小、功能强、元件新,我们要努力赶上。”
开发的新产品不仅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引领用户需求。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2006年,第四代新型电控产品在刘明手中诞生。电气自动控制实现了单控和加入企业设备网络控制,将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息智能控制,由此进入了电脑自动控制人性化时代。该产品迅速成了市场的“宠儿”。
创新着,快乐着。每年,刘明都会有创新成果“问世”,创新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5年至2008年,由他带队跨行研制的用于电力系统的三代测厚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我国对该产品依赖进口的格局。目前,他又在攻克用于建材行业的一个新产品。刘明坦言:“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涅槃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我会一直走下去。” ■本报记者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