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省有突出贡献技师朱迎阳
1986年,高中毕业的朱迎阳进入启东市供电公司从事变电检修工作。22年日积月累的实践和勤奋钻研的学习,使朱迎阳成为供电行业变电检修技术难题的克星,攻克了一个个“疑难杂症”,为我市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近日,朱迎阳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技师。
变电检修专业除了本身的专业知识外,还涉及继电保护、高压试验、油务和变电运行等多方面的知识。朱迎阳知道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提升自己,那就是勤学苦练。他家的书房里摆满了书籍、报刊,一有空就阅读、记笔记。对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故障处理情况、技术参数都详细记录下来,时间一长,积累了十几万字的笔记,厚厚的工作日记本成为他处理、解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为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除了在实际工作中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外,还订阅了《电世界》、《农村电气化》等电气杂志,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华东电力报》、《江苏电力报》等各种专业性报刊,对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剪贴,从中吸取营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4年9月,朱迎阳参加江苏省电力行业变电检修工技能竞赛,获团体第一、个人第六名,被江苏省电力公司授予“江苏省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同年,已经离校十几年的朱迎阳, 硬是凭着一股拼劲复习英语,学习计算机,一次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工程师职称的评审。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中,朱迎阳发现,少油断路器渗漏油是困扰变电检修工的难题。许多老同志、专业技术人员对少油断路器渗漏束手无策。检修人员在现场处理时,也常常是一台断路器多人多次处理仍不能解决。朱迎阳下决心要克服这个难题。他反复研究,大胆试验。经过多次设计和不断改良,朱迎阳推出了“渗油侦察器”,困扰多年的少油断路器渗油问题终于被解决了。
市供电公司要进行少油断路器无油化改造,这种改造通常要将少油断路器退出运行,重新做基础,再进行安装,安装工艺历时要近1个月。但我市很多变电所是单台变压器或是单母线运行,不允许断路器长时间停电。如何减少停电时间,成为无油化改造工作进程的一个技术难点。面对难题,朱迎阳和技术人员潜心研究,动手设计出了断路器专用安装支架。利用这个专用支架,他们在一天中成功调换了汇龙变电所3台110kV少油断路器,实现了少停电、多供电。
伴随着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高压产品的不断开发,检修技术也要不断发展。朱迎阳有一个习惯,对于新设备、新技术,他总是积极参加安装调试,以便了解熟悉其性能。他动手改进的弹簧机构储能电机控制回路,不但解决了CT8型等弹簧储能机构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的接点烧毛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还节省了3000多元维修费。为此,该项设计在更多的变电设备上得到了推广。 ■本报记者 陈红美 邰丹丹(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