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不惊人的徐兵看上去更像一个朴实的农民。初见他,谁也不会将他与省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总经理的头衔联系在一起。
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人称科技“孵化器”, 专门为一些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商务、融资、信息、咨询、市场、培训、技术开发、人才交流与管理等专业服务。一个县级市,政府要构建一个“孵化器”至少要投资数千万。但不是富裕之人的徐兵却做起了理想的梦,要为家乡启东搭建高科技“孵化器”。
上世纪80年代,徐兵毕业于南京邮电学校电子通讯专业,曾在《青年参考》江苏记者站工作过一段时间。专业技术背景和媒体记者的职业敏锐,使徐兵对在家乡启东创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充满了信心。为解决“孵化”场地,徐兵整天骑着单车在市区“侦察”,终于觅得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金凤凰玩具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2006年年初,启东科技创业中心筹建进入关键阶段,为解决资金困难,徐兵竟然瞒着常年有病的妻子,悄悄地将自己一套住房抵押贷款20万元。
走进徐兵 “孵化器”的“梦巢”,眼睛不觉一亮。14000多平方米的“孵化”场地,井然有序,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徐兵向记者如数家珍,中心目前建立了专业的服务团队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并免费提供必要的研发和经营条件。在创业中心的帮助下,一些入驻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开始成为启东科技创业领域的佼佼者。启东日联光电有限公司在这里成功推出了第一台中国制造的X光机透视检测设备,并分别通过了欧洲CE认证、美国FDA认证、SMT行业认证;启东信乙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电动车“心脏”产品——电动车控制器。大森电子成功研发了国际领先的3D动画模拟工业设备现场控制软件。 目前,中心在孵企业达到15家。10月20日,拥有4个国家专利的上海福泽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专程到启东考察,希望进驻中心。
10月 17日 ,徐兵创建的科技“孵化器” 被确认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这对徐兵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我不求发家致富,但愿我的‘孵化器梦’在政府和科技部门的继续支持下,能够随着启东 ‘桥港时代’的到来越做越大。” ■本报记者 陆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