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一辆轿车,备五套戏装,行方圆百里,痴迷演戏的吕四港镇退休教师周文标漫游四方献艺,成为最受群众喜爱的草根演员。
只要有人邀请,周文标准会出现在人多的地方。扭动腰肢,亮起歌喉,再换上一套套戏装,尽管表现的都是些大众化的歌舞、戏曲,还有说不上名儿的地方小戏,但一口气能演十几个节目的他只要出现在舞台上,观众总会在笑声中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观众忍俊不禁,以为他是个演技高超的民间艺人,其实,他只是一名退休教师,只为喜爱艺术才如此痴迷。
能歌善舞是周文标的天赋。从小到大,他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登上舞台。但老周在天汾初级中学当了几十年的音体教师,除了偶然参加了几回教育系统的文艺汇演,再无上台的机会。周文标为此抱憾了大半辈子。2005年9月,刚刚退休回到串场河村老家的周文标迎来了60岁生日。3个事业有成的子女给父亲买了一辆崭新的“东风悦达”轿车作为贺礼,并希望父母亲日后一同去北京安享晚年,哪知周文标酒后抚摸轿车大笑不止:“就让爱车陪我漫游四方,圆我演员梦吧。”
要上台先得学会表演,周文标买来各式各样的“卡拉OK”碟片,关起门,一个人躲在楼上“修炼”了起来,几十天下来倒学得有模有样。没有戏装、道具可不行,周老师一出手就是几千元买回了好几套,还花万余元买了一套组合式音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自告奋勇向吕四港镇文化站、街道居委会报到。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周老师登上了镇上的乘凉晚会舞台。想不到,化妆成老太太的周老师一出场就赢得阵阵喝彩,独角戏、滑稽戏,外加轻歌曼舞,几个节目下来,在场观众人人笑疼了肚皮,拍痛了手掌。
连演几场场场火,周文标一举成名。子女们生怕父亲太过投入有失体统,纷纷打来电话劝老爸过过瘾到此为止。但此时的周文标却找回了年轻的感觉,无穷乐趣令他无法罢手。“寿礼”轿车成了他的演出专车,整天装着他的演出“行头”与音响器材。他四处联系演出,只要有歌唱、有舞跳,从不提报酬的他再苦再累也心甘。3年多时间过去,他说不清演了多少场戏,更搞不清拥有了多少观众,也不知道总共消耗了多少汽油。他只知道,这3年中,他10天里总要演出七八场,足迹遍及启东、海门、通州3个县级市的十几个乡镇,轿车行驶里程已经超过了13万公里。
在老周的潜意识里,演出的快乐已远远超越了他在经济和精力上的付出,他还从观众的掌声中感受了自身价值。他以那种特殊的方式圆着自己的艺术梦,也从中感受着成就和幸福。看到年迈的父亲因为歌舞而更加健康并充满活力,儿女们由反对转变成了支持,轿车的一切费用由大儿子包揽,儿女们每年还给入不敷出的父亲30000元演出补贴。开着时髦轿车,带上音响道具,乐观豁达的周文标因此成为了方圆百里深受群众欢迎的草根演员。在他的那个圈子,他无疑是最“牛”的演员。 ■本报记者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