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东海镇的汤锦涛,莫说是在启东,就是在华东地区的不少大闸蟹产区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一组数字,足以见其能耐:在东海镇周边地区由他引领培育扣蟹走上致富之路的农民有数千户之多,而国内相关大闸蟹产区与他建立供求关系的养殖大户超过1000家,他经手贩销的扣蟹每年都要超过40多万公斤……
汤锦涛当初寻找扣蟹出路多少迫于无奈。1990年,市场上大闸蟹价格猛涨。适逢当地培育出了大眼幼体蟹苗,身为东海镇兴垦村党支部书记的汤锦涛倾囊养殖了2亩多扣蟹,开春一起捕,进账超万元。看到此路不错,他赶紧发动村民养蟹致富。哪知三四年后,当地渐成规模的扣蟹却开始少人问津。几经摸索,汤锦涛发现问题出在贩销的断层,由于与市场没有衔接好,好蟹苗愣是成了“烂狗屎”。他打听到常州的蟹市场很闹猛,1997年深秋,汤锦涛来到常州市溧阳县别桥镇,在与一位热心的客运三卡司机交谈中得悉,他的哥哥也是一个村支书,村里不少水面正愁找不到好蟹苗呢。困境中的汤锦涛立即登门造访,两个素不相识的村支书以蟹为媒相见恨晚。别桥镇也因此成了汤锦涛扣蟹事业的转折点。
回来后,汤锦涛专门组建起了一支扣蟹贩销团队,并底气十足地动员更多农户参与养殖扣蟹。利用广播,他三天两头向蟹农传授养蟹窍门。质量是销售的保证,汤锦涛与他人合作,成功地在村东500亩滩涂实施了大闸蟹天然条件下的繁育,保证了蟹苗的纯种优质。相对于扣蟹培育,大闸蟹的大水面养殖有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中最大风险当数扣蟹品质。为打消客户顾虑,这10年来,汤锦涛形成了一个规矩,他每年深秋都要用两个月时间逐一回访分布于江浙皖沪的扣蟹大客户,认真听取客户意见,了解对方需求,切磋养殖经验,达成新的购销意向并巩固合作与友谊。良好的口碑,让汤锦涛的蟹苗从常州逐渐渗透到了苏州、无锡、盐城、淮阴以及浙、皖、沪市场。每年1~4月份,是汤锦涛购销扣蟹的高峰期。这100多天,镇村广播不断播报他收购扣蟹的广告和日程安排,他和他的贩销队设在附近公路边的扣蟹购销点,每天都要接待周边的蟹农和寻觅而来的客户。
扣蟹成就了汤锦涛,但身为村里的带头人,汤锦涛更追求蟹农们的共同利益。前年秋天,他从浙江引进了扣蟹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在自家蟹塘试验成功后,他不遗余力加以推广。目前,全村已发展到了750亩,跟以前相似的养殖模式和成本,每亩扣蟹塘收入却在三四千元基础上再增收800多元。汤锦涛也因此成为了周边蟹农最欢迎的人。 ■本报记者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