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血缘的亲情
时间:2008-09-04 A+   A- 举报

8月30日上午10点光景,东海镇新造镇北市梢一家名为“小二”的私营托老院内,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汉停好电动车,径直来到张志英老人房间,喊了一声“娘”,张志英连忙将儿子拉进门,娘俩便唠嗑不完。目睹此景,有谁相信,这竟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

今年69岁的许卫东是家中的老大,在他2岁时,病魔无情地夺走了母亲的生命。1年多后,年轻的张志英初婚嫁到了许家,先后生育了6个儿子,同时将3个继子女视同己出,含辛茹苦带大成人。

有两件事,深深地打动和影响了许卫东。1949年那一场洪灾,许家揭不开锅,父母商量着送掉一个男孩以减轻压力。就在年幼的许卫东三兄妹忐忑不安时,做娘的却断然将亲生的三儿子送了出去。数月后,这个孩子得病离开人世。许卫东从此便深深记下了继母的恩情。一群孩子在艰苦条件下慢慢长大,母亲坚持要儿女们念书改变命运。在她的支持下,许卫东一直念到了完小毕业,只因几分之差未能考上中学。

在继母的一手张罗下,许卫东18岁时参了军,退伍后进了乡电管站工作。儿子要结婚了,可做母亲的除了拿出一匹土布,再无能力为他张罗婚房。许卫东于是在镇上租房成了亲。为此,母亲愧疚了大半辈子。到了1988年,就在母亲迈进古稀之年时,一生清贫又体弱多病的她将与老父的全部积蓄计700元钱塞到许卫东手里,说是对儿子当年无婚房的补偿。那一刻,无私的母爱让同样品味养儿育女艰辛的许卫东哭成了泪人。

过了6年,年迈的父亲患病辞世,孤单瘦弱的母亲执意只轮流在5个亲生儿子家过晚年。许卫东三兄妹就在经常看望母亲之余,时不时给母亲送上钱物。一晃十几年过去,就在今年3月3日,5个弟弟不知何故为母亲的赡养问题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人竟将老母“掷”在了镇政府。许卫东赶了过去,看到委屈的母亲,他心疼不已,当即一锤定音:“就让我来养老娘!”由于自己也是借住儿子家,许卫东就表示送母亲去托老院,自己会三天两头来陪老人。老人点了头,许卫东于是每月为母亲交纳500元的托老费,而如此一来,他每月793元的退休金就所剩无几了,但他的做法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没有继母,哪有我家许卫东今天啊!”妻子的想法很朴实。

许卫东兑现了对母亲的承诺,每月的托老费总是提前交纳,母亲的胃药定时送到床前,家里有好吃的,少不了母亲的份儿,一有了空,他就载着妻子赶到托老院与母亲拉开了家常。小吃、点心、水果还有保健品,每一次都不空手,就连孙子孝敬爷爷奶奶的黄桃也被许卫东拿给母亲尝鲜。

老许的行为感动了曾经为母亲赡养而反目的弟弟们。慢慢地,又有弟弟来到了母亲身边,还有人赶在大哥前抢着交了托老费。看到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许卫东上个月又顶着烈日,花费2000元钱为母亲修缮了老宅,以备母亲百岁送终。这一切,又为弟弟们树起了更好的榜样,别扭的兄弟们开始重显和谐气息,久违的笑容在母亲脸上重现。            ■本报记者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