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安镇养猪专业户龚健
新安镇显中村养猪专业户龚健养的猪生长快,肉质好,瘦肉率高,出栏早,即使每公斤毛猪售价比别人高1~2毛,仍吸引外地客商争相购买。去年,龚健的养猪场年出栏800多头,产值达110多万元。龚健感叹,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龚健高中毕业后做过一年车床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介绍到南京农业大学饲料添加厂工作。正是这个机会,成了他踏上养殖道路的“敲门砖”。
学习饲料添加技术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龚健便成了南京新华书店的常客。那时,龚健除了学习饲料添加技术以外,还开始自学养猪技术,为自己的养殖道路作铺垫。他时常购买各种科学养猪、种猪管理、防疫灭病等书籍,浏览农业科技方面的报刊杂志。一年以后,“底气十足”的龚健回乡办起了饲料加工厂。但由于生产规模小,饲料成本大,没有竞争力,只能勉强经营。
苦苦坚持了三年,龚健一直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还是两本书《饲料品质鉴定》、《饲料营养价值使用》触发了他的灵感。既然自己的生产一直没有起色,何不直接经营饲料做经销商呢?这一决定为他打开了成功之门。龚健在饲料经营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收入丰厚,龚健因此也重拾自信。2002年,龚健敏锐地觉察到养猪市场的春天来了,于是他果断投入20多万元,易地新建了设施齐全的养猪场,正式踏上了自繁、自养、自防的养殖道路。
龚健又购买了大量的指导书籍,在书中寻求“养猪法宝”。在实践中,母猪淘汰率高、分栏小猪发病率较高困扰着龚健。他在翻阅了大量书籍后,终于找到了一本介绍配种、保胎、繁育小猪的技术书籍,最终解决了这两个难题。现在,龚健的养猪技术不断成熟,他掌握了一条龙式的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技术,从而使产仔成活率得到提升,效益不断提高。 ■本报记者 孙 力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