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不图。邻舍隔壁的,你们有难我帮个忙,是应该的。”兆民镇通兴村黄秀英的故事感人至深。
她年逾古稀,却八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一位九旬老太邻居。在兆民镇通兴村,黄秀英奉献爱心和孝心的故事感人至深。
黄秀英夫妇种了6亩多责任田,家里还养蚕、养羊,一年到头都很忙碌。邻居陈玉芳与她隔沟相望。1999年,一次摔跤致使87岁高龄的陈玉芳粉碎性骨折,从此瘫痪在床。陈玉芳的老伴倪浩云患头痛症,常年服药,力弱体衰,儿子倪汉成因工伤事故压伤了手,在家养伤,儿媳已去世多年。
听到陈玉芳卧床的消息后,黄秀英十分焦急,经常抽空去看望她。看着在陈玉芳要大小便时这一家子无力服侍的窘态,黄秀英很是揪心。她便上前帮忙,把体重150斤左右的陈玉芳抱到便桶上。“邻居有难,应当相助。这一家子病的病、残的残,难于服侍病人,我就多吃一点苦吧。”怀着这样的心愿,她告诉倪家人:“我们两家离得近,玉芳婶以后上厕所就喊我一声,我来服侍。”
从此以后,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地里,只要倪家人一呼唤,她就会急急忙忙放下手中的活,赶去把陈老太抱上便桶,然后把马桶洗刷干净。如此年复一年,直到2006年3月,95岁高龄的陈老太使用尿不湿后,黄秀英才放下这件心事。遇到晴好天气,她会把手头忙着的活交给老伴陈松青,跑到倪家先把陈老太抱出去晒太阳,接着把她床上的被褥、垫子全拿到屋外去晒。待日影西斜,她再把晒暖的被褥铺好,把老太抱上床。老伴陈松青十分支持她,常常催她去为陈老太翻身换衣。什么时候给老太擦洗身子、剪头发、剪指甲,她安排得妥妥帖帖。卧床8年多,陈玉芳从未生过褥疮,这多亏了黄秀英的悉心照料。
黄秀英每晚都去看望陈老太,8年来从未间断。陈老太常年卧床,经常便秘。看到老人排便不畅,痛苦难当时,她就挽起袖子,拿卫生纸衬着,用手指把粪便抠出来。老太的侄媳既钦佩又不解地问她:“你和倪家非亲非故,为什么对玉芳婶这样尽心尽力?”黄秀英回答:“我也是穷苦出生,深知患难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关爱和帮助。俗话说,邻居好,藏金宝。每次想到我遇到困难时,邻居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就觉得我对玉芳婶的服侍要做得更好才对。”
2006年2月24日,黄秀英患病住院。在病床上,她还一直惦记着陈老太的生活情况,并多次委托邻居转告倪家要安排好护理。5月底,她刚出院到家,就拖着尚未痊愈的身子,赶到陈老太那儿,为她换尿不湿,晾晒被褥衣服。陈老太感动得老泪纵横,握住她的手说:“你对我真是比对亲娘还要好。”
看着黄秀英一年到头无怨无悔地服侍陈老太,倪家老小都很过意不去。每到年终,倪家父子俩就提着礼品来谢恩,但每次都被黄秀英退了回去。黄秀英的老伴陈松青也说:“我们是看到你们有困难才来帮忙的,讲的是邻里情谊。不收礼品,不要报酬。你家经济又困难,这些东西都拿回去吧。”
去年,陈玉芳病逝。紧接着,陈玉芳的老伴倪浩元病瘫在床,黄秀英又像女儿一样服侍到他去世。8年的点点滴滴,让陈玉芳的儿子感激涕零。朴实的黄秀英还是那句话:“我什么都不图。邻舍隔壁的,你们有难我帮个忙,是应该的。” ■本报记者 顾洁露 通讯员 黄 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