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像我们的女儿”
时间:2008-07-08 A+   A- 举报

——记汇龙镇敬老院院长顾新美

7月2日上午9点多,记者走进汇龙镇敬老院大门,只见阳光下,老人们有的在院子里悠闲地喝茶、聊天,有的正聚在一起打牌,恰如一群无忧无虑的老顽童。听说来采访顾院长,老人们个个笑吟吟的,夸奖道:“她就像我们的女儿一样,对我们可好了,这里真比家还好……”

院长顾新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和善良,眼神中透着睿智。她今年57岁,原是汇龙镇土管所的一名工作人员。1990年重阳节,汇龙镇敬老院成立,她自愿来到这里。从此,18年如一日,她悉心照料着敬老院里的每一位孤寡老人。

“老人饮食是我们关心的第一大问题,这关乎老人身体健康。”顾新美对记者说。虽然国家给予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一定的生活补贴,但要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好,这笔钱远远不够。为此,顾新美动足了脑筋。上任没多久,她就在附近村里租下了一块一亩六分的地,种起了各种蔬菜,一种就是16年。吃上自己种的菜,菜肴新鲜又丰富,老人们格外开心。他们都说:“顾院长都想到我们心坎上了……”

只要老人们有需要,顾新美就会随时出现在他们身边。今年5月的一个晚上,60多岁的俞作明老人突然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情况危急。闻讯赶来的顾新美急忙通知了城区医院医生。等老人的病情稳定下来,已是深夜了。第二天天一亮,没睡几个小时的顾新美又赶到院里安排老人去医院挂水。事后,老人逢人便说:“这里有顾院长的照顾,我们生活得很幸福。”

类似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去年冬天,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施德英老人趁工作人员不注意,偷偷离院出走。顾新美焦急万分,安排工作人员四处查询。自己不管外面天寒地冻,独自一人骑着电瓶车出去寻找。不知道骑了多远,终于在公墓北边的一户人家家里找到了老人。看到老人一切平安,顾新美所有的劳累与紧张立刻烟消云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顾新美的公公、婆婆都已相继去世,她承担了照顾太婆婆的责任。时间久了,她和太婆婆的感情很好。太婆婆年事已高,身体一直不好。前些年,就在太婆婆病危临走的那几天,敬老院里一位姓马的老太太也病危,原本应该陪在太婆婆身边的顾新美却守在了马老太身边,四天两夜没有回家,没见到太婆婆最后一面。“我很对不起太婆婆,但那是我的工作,我不能离开。”提起这件事,顾新美悄悄地抹起眼泪。

顾新美无微不至的关爱,温暖着敬老院里每一位老人的心,也让他们心情十分舒畅。如今,敬老院里已有70多个老人,每天,这个大家庭里总是笑声飞扬。说起这18年来与老人一起走过的岁月,顾新美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也有过离开敬老院的机会。但我和老人们的感情很深,他们离不开我,我也舍不得他们。我想尽力为他们多做点事,让他们开心过好每一天。”             ■本报记者  包铃铃  蔡舒旻(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