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30分,吕四中学南侧的一条小路上,人们总会看见这位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长者散步晨练。看见路人丢弃的塑料瓶,他会弯腰捡起一一放入垃圾桶。这就是吕四镇上为许多人熟悉的老人张墨池。
张老今年79岁,是一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1994年从吕四港镇政府离休后,这位老党员便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晨练结束回到家中,张老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新闻,了解最新时事动态。早饭后来到庭院,与他的“宝贝疙瘩”——月季、牡丹、芍药来个近距离接触,那争奇斗艳、青翠欲滴的一花一草总让他心情舒畅。8点钟到10点的书法练习从离休开始雷打不动坚持了十几年。用张老的话说,练书法是一种享受,它需要凝神静气,可让人远离尘嚣,回归清静。
每天上午,张老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即和老伴王金美一起陪小姨子王金凤晒晒太阳,拉拉家常。从1974年起,他们夫妇俩就把体弱多病、神智不清的小姨子带在了身边,三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她。在他们的悉心呵护下,小姨子身体越来越好,精神也恢复了健康。聊得开心时,三位老人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
中午小憩养神,下午2点钟,张老投入了紧张的阅读中:《大江南北》《报刊文摘》《大众医学》《老年生活》……在他看来,物质的享受固然重要,而精神大餐不可或缺。除了认真阅读报刊外,他还把看过的内容根据需要分门别类剪裁下来,细致地粘贴在本子上。可别小看那厚厚的剪贴本,这些可是张老深入研究的“法宝”。眼看暑假快到了,曾任吕四中学党支部书记的张老酝酿着为社区的孩子们做点什么。这两天他结合手头的法宝,写成了《吕四的过去和现在》《吕四革命烈士事迹选》等文章,打算利用暑假给孩子们好好上几课。
白天在有规律、有节奏的忙碌中很快地过去了。夜幕降临,张老帮老伴拿着表演的道具,兴冲冲来到社区广场。老伴是社区“晚晴”歌舞队的成员,晚上的文艺表演可是她生活中的一场“重头戏”。看着老伴翩翩起舞的身姿,听着周围群众的夸赞,张老脸上露出了微笑。
张老告诉记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作为一个老党员,我愿为和谐社会建设尽一分力。” ■本报记者 江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