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石永兴开始担任兆民镇南新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下定决心要带领群众富起来。
富从何来?只有初中文化的石永兴琢磨起电视里的致富信息来。当他看到山东的大棚蔬菜搞得有声有色时,脑子里立马有了主意。“大棚蔬菜在当时还是挺新鲜的,全市也没多少。”石永兴辗转山东等地,考察外地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学习归来,石永兴先在自家后院种了一亩地的大棚番茄。两年后,自己的技术基本成熟,石永兴就开始向周边农户推广这种新型种植方式。“大棚作物产量比普通大田种植的产量要高出3~4倍,一亩番茄有近3000元的收入,相当于3亩棉花的收成。”当时,石永兴这样向村民介绍大棚种植的好处,村里不少农户开始跟种大棚蔬菜。
正当石永兴和村民们信心满怀要大干一番时,一场灰霉病突然袭来。怎么办?石永兴边向市农业局打听咨询,边琢磨起书本来。他无意间看到一本农业杂志上有北京农科院的地址,他立马写信向北京求救。让人惊喜的是,没过多久,北京农科院不仅回信给石永兴详细介绍了病情原理和防治办法,还表示可以帮助农民买最有效的药,石永兴他们“获救”了。有了这次经历,石永兴更加注意学习种植技术,订购了大量的农业杂志、报纸和书籍,并与北京农科院保持长期的联系。
石永兴一直在尝试中摸索致富的新路子。2002年,他联合村里个体户搞冬瓜加工,动员村民大面积种植冬瓜,整体收购后卖到安徽,实行产销对接,当年为冬瓜种植户增加了2000多元的收入。之后,他又发动村民承包水面从事淡水养殖,不仅为村集体每年增加80多万的收入,还带动不少农户增收。南新桥村3组的沈雪兵去年承包了水面搞鱼蟹混养,一年增收3万多元。
石永兴的“金点子”给村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金豆子”。如今,南新桥村成为兆民镇第一个完成新农保全年任务的村。在普及农村合作医疗、铺设农村公路等公共事业上,石永兴也很少遇到阻力。他说:“农民钱袋子鼓了,事情自然好办。”
不过,石永兴不满足这点“小钱。”他仍然坚持每天看书、看报,不断寻找新的致富门路。这不,村里又开始尝试种植盐城香葱,专门瞄准方便面加工企业。石永兴充满信心地说:“明年要扩大规模,种到200亩。” 本报记者 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