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四达杯”启东市环保漫画大赛5月8日公开征稿以来,很多市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作为一名漫画爱好者,郁欣欣也不例外。
从小就喜欢画画的郁欣欣在大学里学的就是美术专业,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了美术老师。1993年,郁欣欣到市文化宫担任美工,负责绘制电影海报。期间,郁欣欣又去南通拜了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张文昌为师。两年下来,郁欣欣发现工笔花鸟画并不适合自己,但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接触漫画,纯属偶然。与郁欣欣一起在市文化宫共事的董葆发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漫画创作,是市漫画协会的一员。看过董葆发的作品,郁欣欣被漫画幽默的笔调、夸张的形象、简洁的线条所吸引。在董葆发的启发和指导下,2002年,郁欣欣开始尝试漫画创作。因为有良好的绘画功底,郁欣欣上手很快。那时,陶醉在漫画创作中,郁欣欣随手涂鸦的作品不计其数。
画的作品多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也多了,郁欣欣开始尝试投稿。最初,稿子基本都石沉大海,后来终于有了回音。他清晰记得第一幅被录用刊登的漫画是发表在《婚育漫画报》上。这成为他创作生涯中的一次飞跃。之后,郁欣欣就经常在报上搜索漫画比赛的信息并投稿。他曾先后获全国漫画作者2002年度作品总结展一等奖和第二届全国晋松漫画大赛佳作奖。
在创作过程中,郁欣欣逐渐摸索到了自身的长处,并因此调整了创作思路。由于多年在市文化宫绘制电影海报,电影海报对人物肖像要求很高,在长期的描摹学习中,郁欣欣的肖像画功底越来越扎实。于是,郁欣欣开始把目光转向肖像漫画的创作。2002年,他的名人肖像漫画在《漫画信息报》上刊登。2003年第二届自由漫画联盟网络国际漫画节上,郁欣欣的作品被入选。之后,郁欣欣便全心致力于肖像漫画创作。他的肖像漫画形神俱备、笔墨夸张、生动有趣。在2006年和2007年的自由漫画联盟网络国际漫画节上,他的作品分别获得了成功奖和金奖。
“我觉得获奖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奖从一定意义上肯定了我的价值,是我精神财富的一种体现。最快乐的是,创作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当我疲惫的时候定下心来画几幅画,我就会轻松许多。”郁欣欣告诉记者,他平时的娱乐活动都以画画为主,“我在观察生活中创作,又在创作中得到很多人生启发,对完善自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记者 顾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