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长”开孵坊
时间:2008-05-05 A+   A- 举报

顾宇兴当了大半辈子教师,退休后在老家王鲍镇的上和合镇创办起了一爿颇具规模的苗鸡孵坊。

5月3日,正赶上孵坊里又一批15000羽苗鸡脱胎出壳。不大的库房里,一只只盛满黄嘴、黄脚、黄羽苗鸡的塑料筐错落有致地堆到了大半人高,在满屋子的苗鸡唧唧喳喳声中,顾宇兴忙着分拣、点数、发货,俨然像一个久经沙场的“鸡司令”。提及手头忙碌的“鸡务”,顾老师饶有兴趣地介绍起他“老来开店”的经历。

去年春天,在久隆镇文化技校当了10多年校长的顾宇兴即将退休。面对日后清闲,他不免焦虑起来。妻子看懂了他的心思,两口子开始寻找适合他们做的事情。到农村田园转了几圈,顾老师连说“有了”。农村“家户鸡”倍受城里人喜欢,但农户们却因缺少良种和技术,往往养不好鸡,想到自己拥有的苗鸡孵化技术,顾老师一锤定音:“我们就为农民兄弟办一个土鸡孵坊。”

退休手续尚在办理,顾宇兴就迫不及待地张罗开他的孵坊了。房子没有咋办?顾宇兴相中了离老家不远处某单位的一排旧平房,简单装修就用去了四五万元。买新设备似乎贵了点,正好市区一家孵坊因搬迁多余出8台全自动孵化器,老顾一咬牙将它们全“吃”了下来。源于江南的“江春黄”鸡个大肉嫩,是土鸡中的骄子,顾老师不惜重金买来一批种公鸡,用于与本地良种土鸡的杂交。

去年8月,就在顾宇兴退休之时,他的孵坊悄悄开张。这时节正是农户们饲养土鸡的黄金季节,顾宇兴首批10000多羽土苗鸡还未出壳,就被闻讯而来的客户订购一空。8只全自动孵化器,当月孵化出的150000万羽苗鸡竟然供不应求。而凭着“老校长”这块无形招牌,许多养鸡户舍近求远跑来,就认准顾宇兴的苗鸡,这让天天忙得天昏地暗的顾宇兴夫妇倍感欣慰和自豪。

孵化销售苗鸡一炮打响,但顾宇兴觉得“比卖苗鸡更要紧的是让广大养鸡户尽快致富。”于是,出售苗鸡的同时,他手把手教农民如何科学养殖、防病防疫,还时不时上门为养殖户注射疫苗、传授技艺。忙着、快乐着,就在儿女的嗔怪声中,前些年因车祸失去右眼球的顾宇兴却骑着摩托车“满世界传教”。在顾校长的指点下,久隆镇徐静等十几个养殖户首次养草鸡就获得了好收成。

经过春节前后的短暂歇业,今年3月上旬,顾宇兴的孵坊重新开张。天气尚未回暖,农户养鸡存在较大风险,顾宇兴就用育雏笼为大伙暂养了几万羽苗鸡,既为订种农户避免了风险,又让客户们更多地领略了他的苦心。进入4月份后,他的孵坊更加兴旺起来,连隔江的崇明人也专程前来考察,且订下了每月4万羽苗鸡的长期合同。顾宇兴这一忙,笑意都写在了脸上,早把儿女要他好好休息的“指令”抛到了九霄云外。       本报记者   姜斌  通讯员  张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