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外来媳坚撑十年家
时间:2008-04-22 A+   A- 举报

31岁的孙武会身高只有1.55米、体重刚过45公斤。她是一名来自于贵州遵义的外来媳妇,当命运将她推向逆境的时候,她选择了抗争。一晃10年,孙武会以瘦弱之躯撑起了一个飘摇欲坠的家。

孙武会的家在王鲍镇松桥村1组。除了长年外出打工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家中还有公公和瘫痪在床32年的婆婆以及双目失明的奶奶三位老人。而就在几天前,患了绝症的公公不幸病故,孙武会哭得死去活来,因为没有了公公当帮手,她今后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

10年前,孙武会经表姐介绍嫁到了钱家。她不知道,钱家为不让独子因贫穷而娶不上媳妇,举债6万元盖了新楼。幸好,丈夫是个能工巧匠,公公也有弹棉花的手艺。孙武会庆幸自己找到了好婆家。

结婚没多久,丈夫东星就外出打工了。在陌生的环境里,武会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瘫痪在床的婆婆把她当成了女儿,奶奶则领着她走亲访友,忙碌的公公挤时间给她做好吃的饭菜。很快,聪明的武会听懂了启东方言,学会了下地干活,还抢着为婆婆喂药、擦身。

到了年底,丈夫挣回的钱全用了还债,武会才知道了钱家的家底。埋怨过后,她理解了这个家的难处。腹中小生命呱呱落地,丈夫过完年又要外出,于是武会开始忙里忙外,当上了勤快的女主人。公公在做工之余,为儿媳分担了不少的家务。日子虽然忙碌而清苦,但武会一家过得十分和睦、温馨。

然而,钱家的变迁却偏离了武会的期待。2002年春节刚过,公公突然被查出患上肝癌。东星只好把年前还了的债再借回来给父亲治病,每月逾千元的保命费用,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好多次,公公拒绝接受医治,是儿媳妇“爸爸您垮了,谁来帮我”的呼唤让老人重拾起活下来的信心。每一次,当她抱着孩子,带着卖粮食、蚕茧的血汗钱,陪公公到医院治疗时,在场人无不为之动容。

丈夫有限的打工收入哪够公公看病开销,于是5年前,武会在耕种自家4亩田地的同时又转包下了邻居4亩多闲田。也从这一天起,她开始了超大负荷的劳作。每天清晨,4点多钟起床,烧好早饭扫地洗衣,之后,自己扒一口饭下地干活。下午,不到天黑不收工。一年中,说不清有多少回是公公打着手电,把她从地里请回了家。

最最辛苦的自然是农忙季节,电灯下,孙武会喂蚕上山、分拣棉花、筛选菜籽,常常过了深夜12点仍在忙碌。在松桥村,她是唯一一个耕种8亩多地的农民。去年夏收结束,她的体重竟然只有37.5公斤!

公公的病情日见加重,祸不单行的是,古稀之年的奶奶又因患糖尿病双目失明。让一个带着幼小的孩子、种着8亩多土地的瘦弱女子,去照顾3个需要天天服药的长者,个中艰辛远非常人想象和忍受。孙武会也时常会有一种挺不住的感觉,但头一夜在被窝里痛哭一场,第二天又照常起早贪黑。

为了这个家,孙武会每天在透支着自己的生命。这些年里,无论是伤风感冒,还是胆囊发炎,她都硬挺了过来。夫妻俩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3个老人的治病吃药上,以至于小两口至今还背着当年公婆欠下的3万多元债务。为了这个家,她嫁到钱家10年,除了结婚后的那一次“回门”,才回过一趟娘家,孝敬了父母3000元钱。不是武会不想娘,也不是武会不孝顺,只是钱家实在离不开她啊!

今年春节刚过,武会又早早下地耕种。她力气小,田地又比别人多,得提前备耕备种。空旷的田野里,她的身影显得很是弱小孤单。公公在弥留之际,拉住儿媳妇的手,说了很多遍的对不起。4月15日,是公公入殓的日子,前来吊唁的亲戚好友面对这个特殊的家庭,在伤感于钱家不幸的同时,更敬佩钱家这么一个坚强而又善良的儿媳。     ■本报记者  姜 斌  通讯员  葛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