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又有21个癌症患者加入市癌友康复协会。他们曾经沮丧、恐惧,甚至绝望,然而在康复协会“师兄师姐”们充满阳光的微笑感召下,他们又重新拾起了生的希望。
2002年10月,我市一群癌症患者自发组织成立了癌友康复协会,用群体抗癌的方式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争取早日回归社会。“不要问我社会给了我什么,而要说我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们互相搀扶着走过黑暗。目前协会会员已达170多名,癌龄在10年以上的健在会员有近20位。
每月19日下午,市人民医院急诊大楼6楼成了癌友们的集合地。他们互相交流,传达抗癌信息,进行康复知识培训。抗癌明星们现身说法,向大家讲述抗癌经验和体会,展示他们与癌魔顽强作战的强者风范,与癌友共勉。会员俞培珍自费赴上海参加郭林气功研讨会,带回大量资料在协会里传阅。协会理事周延元根据自身抗癌经历,创办了一个蜂疗推拿诊所。他先后为5名癌症患者免费治疗一个多月,传授抗癌经验。
癌友的天空不是灰色的。协会有个康复艺术团。每天早上,紫薇公园、人民公园里都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是癌友协会的会员,雷打不动地在公园早锻炼。他们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充满健康的表现向人们展示着,他们还在快乐地活着。协会会员肖治龙身患胃癌,手术之后身体一直没有完全恢复,但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大到南通市的抗癌明星联谊会,小到居委会的活动,肖治龙总要唱上一段。他的表演常常博得阵阵喝彩。
康复协会还成为癌友们共同的“家”。对家庭困难的癌症患者,协会特别照顾。家住东海镇的朱献兵患肝癌已有8年,为治病先后用掉了10多万元。前些年,朱献兵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放弃用药。得知这一情况后,协会会员多次与有关部门联系。最终,一位药商被感动。他免费为朱献兵提供了近5000元的药品帮助。“这是我们的家,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家里的兄弟姐妹倒下!”这是所有癌友的心声。
“癌症≠死亡!我们的会员都自强不息。他们用自己的抗癌经历告诉人们,癌症并不可怕。我们相互扶持、相互勉励,精神支柱不倒,用群体抗癌的方式向社会展示,我们没有放弃生命,我们对社会还有用。”会员刘汉成这样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顾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