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是伺弄果苗的最佳时节。要想有个好收成,现在可是个关键时机。”3月10日,大兴镇白港村三组村民蔡鹤生,一边细心地引绑着葡萄树上的枝桠,一边一本正经地告诉记者。趁着这两天的晴好天气,他要把6亩责任田里的葡萄树全部引绑好,然后把套种桔子苗的土地平整好,再将从无锡购回的几百棵提子苗,移栽进田,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开春以来,我家光卖苗木,2万元已经进账啦。”蔡鹤生说这话时一脸的满足。
今年67岁的蔡鹤生,是白港村有名的果农。他家的责任田里,果树品种经常更新,市场上哪一种葡萄、桔子销路好,蔡鹤生就会在责任田里想着法子培植这种果树,因此,他的果苗在市场上准能换得好价钱。如此一来,蔡鹤生家的苗木常常就成了白港村的“明星”,吸引周边的果农前来参观、购买。而蔡鹤生则成了村里果苗新品种、嫁接新技术的义务发布员。
“无锡购回的提子苗,价格不菲啊,要20元一株呢。当然,提子的市场价格每公斤也要卖到40多元钱。如果苗木培植成功,收益也是成倍向上窜的。”蔡鹤生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无锡一个果木老板请他帮助嫁接、整枝果苗。对于这种邀请,蔡鹤生通常乐意前往,因为在那里,他可以学习借鉴最新的果苗栽培技术,获取最新的水果市场信息,也可以购买到高档次的苗木。果然,在那次的“劳务”输出中,蔡鹤生第一次接触到了市场上十分走俏的提子苗。“同样一亩地,种植提子和葡萄,收入是天壤之别。”
“今年春天,我先把苗木种植下去,等试种成功后,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左邻右舍如果想种植,也可以一并嫁接。”蔡鹤生说。如今蔡鹤生家的苗木成了周边村民眼中的“绿色存单”。 本报记者 陈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