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良和他的“绿色银行”
时间:2008-03-12 A+   A- 举报

500多亩苗圃,100多万棵中高档苗木,是郭中良经营奥林苗木园5年积累下的全部“家当”。一个春日的下午,记者走进郭中良的绿色家园,他正悉心指导村民们移栽树苗,均匀种植密度,哪棵该挖,哪棵不该挖,根系挖多深……66岁的郭中良讲得头头是道,实在看不出这位当家人曾是个地地道道的苗木门外汉。

2003年,郭中良的绿色事业在近海镇200亩土地上起步。初涉苗木经营的他一无技术、二无经验,有的只是满腔的热情。在没有经过任何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当年,他倾囊投入40多万元进购了一大批浙江苗木 ,然而没过几个月,因水土不服等原因,这批苗木竟全部枯死,没有一棵存活下来。面对血本无归的沉重打击,郭中良意识到,只有走自己育苗的路才是出路。在三个女儿的资助下,他决定从头再来。

由此,年过花甲的郭中良成了好学的学生。他如饥似渴地从专业书、报纸中汲取有关育苗、种植的各类知识。对有特别指导作用的,他就摘抄、剪贴下来。如今,厚厚的一本剪贴本成了他最实用的工具书。他还奔波于全国各地的苗圃取经,浙江、山西、安徽、河南……都留下了他虚心请教的身影。每到一个地方,郭中良总要掀开人家育苗大棚的薄膜,仔细观察,刨根究底。边实践边学习中,郭中良对于育苗心中渐渐有了谱。2004年春天,当播下的第一批树种发芽时,郭中良竟如孩童般手舞足蹈。

2005年,郭中良在近海镇的苗木园已颇具规模,且名声在外。通过嫁接、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他的苗木品种已达六七十个。郭中良还从中选取六七个品种进行重点培育。在他的精心“伺候”下,广玉兰、红玉兰、鸡爪槭等枫树类苗木长势喜人。2006年3月,一位日本资深苗木专家在看了他的苗圃后,给予了品种好、长势好、档次高、质量好的高度评价,并决定每年都要寄一些种子来让郭中良育苗。而从全国各地前来求购苗木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但郭中良却没舍得出售。“我的苗木经营不是短期行为,我要做的是一项长久的绿色事业。”郭中良如是说。当年10月,他把绿色家园拓展到久隆镇,面积增加到了500亩。苗木安了新家,郭中良更忙了。一年两次的整枝、造型,他一直是亲自上阵,丝毫不敢马虎。

由于苗木种植生产周期长,这给郭老带来了一定的投资压力。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郭中良于去年9月在绿色家园里放养“三黄鸡”。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苗木园里放养的鸡绿色环保,刨去成本,每只鸡净赚10多元,而苗木也长得更茂盛。郭忠良随手指着一片广玉兰树叶对记者说:“你看这片叶子,不但肥厚而且没有虫眼,这都是鸡帮的忙。鸡粪是苗木最好的肥料,而且鸡还是病虫害的天敌。这里养鸡后,每亩节省了1000多元除虫除草的开支,还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物链。”     本报记者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