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30岁的蔡欣慧就能拿到法律执业资格证书了,这意味着她很快就能成为一名梦寐以求的律师。
回首艰难的学习历程,这位2007年度全国司法考试南通地区女状元,不禁又哼起了那首喜爱的歌曲:“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过绝望……”
高考失败那年,蔡欣慧和其他农村女青年一样,开始四处打工。不同的是,外表朴实的她有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可能与她从小爱打抱不平的性格有关,蔡欣慧一直想当一名匡扶正义的律师。“别做梦了,连张文凭都没有还想当什么大律师?”小姐妹们纷纷劝她面对现实,这反倒让好强的蔡欣慧更坚定了决心:“我不信,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
于是,工作之余,蔡欣慧投入了法律课程的学习。姐妹们逛街、聊天,她成了另类,那段美好的青春只与书为伴。天道酬勤,蔡欣慧通过自学考试相继获得了法律大专、法律本科的文凭。她在一步步靠近梦想,信心更足。
2005年,结婚一年后的蔡欣慧回到了大兴镇白港村的娘家。丈夫长年在外,她边照看女儿边攻读司法考试课程。当年9月,她带着8个月大的女儿赶赴考场。考试前一夜,小宝贝兴奋地整宿不得安睡,任凭母亲怎么哄也哄不了,她只好陪着,几乎一夜未眠。那次,她离录取分数线差了10多分。
失败并没给蔡欣慧太大的挫折感,她认为自己准备不够。第二年,她开始再一次努力。那时,父母要照看5亩多果园,经常从早忙到黑。蔡欣慧不忍心父母太劳累,总是自己照看学走路的女儿。这样,只有每天早起晚睡,才能挤出时间看书。整个白港村的每天夜晚,就数她房内的灯熄得最晚。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蔡欣慧当上了人民陪审员。只要有通知,她从不缺庭。她同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打杂,像一块干涸的田地,急切而贪婪地汲取着养分。然而,这一年的司法考试她还是差了3分。
村里有闲话出来了:“孩子不好好带,工作也不去找,一天到晚念个啥呀?”要好的姐妹也来劝她,再考不上会让人笑话死的。看看稚嫩的女儿,望着年迈的父母,蔡欣慧心里十分愧疚,然而仅3分之遥让她很不甘心。“我还想考。”理解她的亲人向她展开支持的笑脸。
去年11月22日,是蔡欣慧无法忘怀的日子。司法考试揭晓,她以456分的高分夺得南通地区第一名。于是她成为村里人教育孩子的活教材:“看人家用心读书,就能当状元。”
她在律师事务所工作那段时间,遇到一件为遭受家庭暴力的聋哑妇女申请离婚的案件,她跟随律师到兴化市去取证。男方很强很暴力,女方却老实又本分,取证难度相当大。但凭着不折不挠的精神和铁肩担道义的正气,两人终于拿到了相关证据,使那位可怜的妇女得以“胜利大逃亡”。这次经历令蔡欣慧对律师这份职业更增添了几分崇敬与渴望。“执著,努力,正义,这就是我在孤单中坚强的底气,支撑着我坚持到底。”蔡欣慧这样总结她的成功经验,“我将带着这种坚强,誓当一名捍卫正义的好律师。” ■本报记者 陆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