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这天上午,南阳镇武陵村黄菊香家中,迎来了上门慰问的市人口计生委、南阳镇计生办负责人。像见到老朋友,上初二的女儿丽丽立即欢快地迎了上去。
2004年春天,黄菊香20多岁的独子意外身亡。不久,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亲情牵手”零距离服务行动展开,当计生干部来到黄菊香家中走访时,夫妇俩透露了一个心愿——领养一个孩子。
寻寻觅觅中,家住大兴镇果园村的13岁女孩丽丽引起了计生干部的注意。丽丽的父亲在她未满月时因故身亡,母亲改嫁,丽丽一直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寒,丽丽濒临失学。无奈中,奶奶也想给小孙女找一户心地善良的好人家,让她能再继学业,健康成长。
“多么可怜而又可爱的孩子。”见到瘦小的丽丽,黄菊香夫妇心中充满了怜爱。经镇计生办、计生协撮合帮助,夫妇俩很快办妥领养手续,满心欢喜地将丽丽接回了家。
“丽丽来的那一天,亲戚和邻居都来了,满屋全是人。”黄菊香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大家坐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丽丽的到来,给这个经历痛苦的家庭带来了欢笑。丽丽也被大家亲昵地称为“我俚丽丽”。
刚来时的丽丽儿又黑又瘦。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夫妇俩,此时却把牛奶整箱整箱地往回搬。知道丽丽喜欢喝鱼汤,夫妇俩隔三岔五上市场,“连炒菜时都要多放一勺油”。说这话时,黄菊香疼爱地抚摸着丽丽的头发,眼里都是笑:“真就像只小猪猡一样一天天长起来了!”
丽丽的牙齿长得不整齐,在外打工的父亲陈松平听说市区医院能做矫形手术,便和妻子带着丽丽去询问。3000多元的矫形费用,是黄菊香一年的打工收入。可夫妇俩二话没说,掏出了定金。此后每个月,夫妇俩都要带着丽丽上医院,整整跑了一年半。如今的丽丽,一排齐整的牙齿,笑起来很好看。
丽丽原来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有着高中文化的陈松平,即使白天干活再累,每天晚上也要为丽丽补习功课。丽丽上初中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黄菊香干脆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母女俩晚上睡一张床,说悄悄话,丽丽在尽情享受母爱的同时,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
幸福的一家人没有忘了丽丽老家的亲人。每年逢年过节,夫妇俩都会带丽丽去看奶奶。暑假里,丽丽总会到奶奶那住上几天……
超越血缘的亲情,把丽丽一家凝聚在了一起,也让他们对另一份“亲情”铭记在心。几年来,省、市人口计生委的领导多次前往看望他们,当地计生干部更是经常上门慰问。在采访中,黄菊香从贮衣箱里拿出了一个压得平平整整的“启东市人口计生委”的慰问专用信封,里面是一张3000元的存折。黄菊香说,这几年,政府和好心人给的钱,一分都没花,全给丽丽存着,等她将来上大学时用。黄菊香说,她将来还要把每一笔钱的来历告诉女儿女婿,“不要忘了计生干部对我们的好,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丽丽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歌。 本报通讯员 朱采菊 徐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