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亮大市场
时间:2008-02-25 A+   A- 举报

——记江苏碧松照明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碧松    

近日,江苏碧松照明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碧松可谓双喜临门。在2月18日举行的全市综合表彰大会上,王碧松荣膺市十佳创业之星。公司生产镇流器的关键设备一体化机已研制成功,3月中旬将申请国家专利。该设备的投入运行,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原先3个人两三分钟生产1只镇流器,现在只需1个人在10秒钟内就可搞定。难怪王碧松豪气冲天,我们向打造中国镇流器生产基地航母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定的一大步。

碧松电气创立于1996年,当时只是一个拥有十多个工人的家庭小作坊,以小批量生产加工投光灯具、日光灯架等简易的照明器材为主。这在国内照明器材市场相当成熟、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显得有点弱不禁风。

创业之初,王碧松首遇的“瓶颈”就是资金短缺。好不容易筹集几十万元投入运作,却因生产的照明器材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而使企业陷于半休眠状态。望着积压成堆的“双低”产品,王碧松跑上海,去南京,到广东,联系经销商,硬是将企业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这也让王碧松意识到,只有产品的技术领先才是企业保持生机的不二法则。公司首先在核心电气产品的设计上下功夫,选用优质电子元件和原材料,严格检测控制,从源头上降低了产品返修率,从而也大大缓解了经销商的售后服务压力。其次在营销上,摒弃了“为他人做嫁衣”的订单式生产模式,推出了“索田”“亚士”等多个原创品牌。在产品研发上,公司确立了设计服务于营销的理念,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审视和评判产品的功能、造型,使营销延伸至设计部门。一系列举措的跟进使碧松电气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牛刀小试,初露锋芒。王碧松更加坚定了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他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投入重金建立技术研发实验室。先后与上海、浙江等地的大型企业建立技术交流、协作关系,聘请专家、高工参与公司的技术研发,对生产线进行多次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早在2002年,公司就投资50万元,参照进口机组对1号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改造,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机组作业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5%。特别是2007年,公司研制成功的镇流器自动化设备,将生产效率提高了将近4倍。

新产品的开发也一直是王碧松放在心头的一件大事。2007年,公司研制的一体化镇流器已申请国家专利。该产品将部分电路混合集成,使生产成本下降20%,可靠性提高1倍以上,体积减少了1/3。现在该产品已占企业生产总量的50%,主要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等地。而对2007年研制的另一产品节能型镇流器,王碧松更是充满期待。该产品通过在镇流器与灯泡之间加上定时系统,可大大减少能耗。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了,但作为节能产品,市场容量巨大。     本报记者   范存娟